瀚图影像特刊 | 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本该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奋战在疫情一线、与病毒斗争、守护万家灯火的逆行者却无法团圆,今夜万家灯火时,点一盏心灯,愿人间安康。值此元宵佳节之际,瀚图影像特推出摄影家周樾祭祀社火作品《闹元宵》,并邀请摄影家衡国良教授点评,恭祝全国摄影人元宵节快乐,愿“抗疫”胜利,春暖艳阳天,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周樾

曾用名周越,1964年12月生于沈阳,先后在多家传媒出版发行机构从事采编、编辑策划、摄影等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TA说:

辽西、蒙东的社火,是我长期关注并拍摄的项目。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无法抗拒,也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

"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中,产生的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要用图片在时代大背景下去探讨传统和现代相冲突的一些问题。

其实,用心也好,随性也罢,看似不经意,表的都是人间烟火,诉的不过凡俗情话。作品为手机创作,指划修图软件后期润色。


▲正月里,在外打工辛苦了一年的的乡亲们都回到家乡,喝过了香醇的“闷倒驴”吃完了欢聚的饺子,飘飘欲仙中,窗外响起了集合的锣声,一场流传千年欢庆活动即将开始。


▲热炕头上,大娘拿出了传承了也不知道几辈子的会旗,孙男嫡女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着独特的年俗文化。


▲装扮妥当的刘大姐催促着隔壁邻居尽快出发。


▲放寒假的孩子们拿着高跷,早早的就等在门口,盼着队伍的到来。


▲房间里,老人用古老的祭祀活动企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装扮成“孙猴子”的弟弟等着姐姐细细的描眉打鬓。


▲在城里饭店当厨师的王大哥,回家过年也不得清闲,这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早早就忙活着给踩高跷的人们准备早饭。蹦蹦跳跳扭了一大阵的孩子们被杀猪菜飘来的香气吸引,等在厨房里,盼着杀猪菜尽快上桌。


▲吃早餐的乡亲们。


▲人们吃饱喝得,开场前的祭祀先人程序也必不可少。


▲辽西建平县朱碌科镇水塘沟村随着二百七十多年前从山东移民到此地的万民伞也在空地上亮了出来,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条记载着每年捐助村里年俗活动的人名和金额。


▲开场前祭祀“胡二爷”相传在歹人猖獗.民不聊生的年代,一伙土匪要洗劫生活在沟深林密.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一个叫水塘沟的十几户人家,行至村外山梁上,狂风大作,胡二爷显灵,土匪落荒而逃……才有了流传至今的每年正月结社唱戏,感谢胡二爷保佑之恩。这一天,不管农家备耕有多忙碌,不管城里打工的事情多难分身,水塘沟村的人都会回到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拿出有近三百年历史的狮子、中幡。在脸上,细笔勾勒出世世代代传下来脸谱,穿上先人留下来的戏服、高跷。走上街头,用大胆火辣,奔放优美,心思缜密的铺陈出秧歌、高跷独特的美;或任由灵感驱使,随心所欲地扭一幅团花或一地抹红,扇开遮面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如台上的武戏,意念所致,龙飞凤舞;又如马踏飞燕,凌空而动,飞扬奔腾。


▲极具地方特色的辽西秧歌“独杆轿”。


▲开场的鞭炮震耳欲聋。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民间高手。


▲年轻的上场,年老的看戏,评头品足间找寻着年轻时的影子。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难解难分,互不相扰。


▲黑土地上靠勤劳致富的乡亲们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丰收的喜悦。


▲国家发达了,乡亲们也摆脱了贫困,走村串户都坐上了汽车。


▲附近村的秧歌队每年开场前都要到辽塔前绕塔致敬,会首和管事的都要跪拜祖宗。


▲热热乎乎的午餐用盆装的东北大锅菜。


▲乡亲们和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狮子合影。


▲扭前喝上一缸酒,红火的高跷浪起来。


▲走村串乡浪跷人。


▲与天共舞。


▲在村口等待秧歌队到来的孩子们。


▲丰收的高跷浪起来。


▲踩高跷是艺术、技术、力量结合的一项运动。


▲推车的孩子。


▲俺们村里的年轻人。


▲扎彩灯的老人。


▲带着孙女去耍灯。


▲蒙东宁城三座店附近有个走村串户的秧歌队。


▲渝州锣鼓震天响。


▲在自家门口留影的大姐。


▲内蒙宁城的一个即将开演秧歌队。


▲盼归。


▲渝州锣鼓相传是早年间随着戚继光戍边长城的军乐队演变而来的带有典型中原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


▲如今,这传统的沾着口水数钞票的人已经不多了。


黑土地上的别样人间烟火

评周樾《闹元宵》

文 / 衡国良

我与周樾先生因摄影而结缘,他的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可以力透纸背,直抵视觉神经。看到他的作品,我总在扪心自问,我怎么没有如此独特式观察?

周樾《闹元宵》更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影像“积累爆发”式输出,他以自己对黑土地的挚爱,将生生不息的民俗情怀定格框取,为民族文化传承拷贝下真情实感的DNA片基。我们常说“民族的,世界的”,这句话很精辟,他正是如此践行的。

我们以其影像表达结果浅析一下周樾先生的视界观:

第一,他熟知和热爱这方土地,熟知东北老乡的儿女情长,喜怒哀乐。他身体力行地深入到信息采集原点,原汁原味地以影像还原。

第二,他以娴熟的影像本体语言、技术语言和艺术语言,为家乡民俗文化造像,攀高向低,摄近求远,追光逐影,以其最擅长的叙事方式讲述身边故事。

第三,是其视觉观察表现力不俗,处理影像的手法与景别老道,远景全景有点线位布局,环境交待清楚,中近特景有夸张、有细节、有情感。高低机位的摄取更是让影像有了视点挪移和场景切换。

可以想象,周樾先生对民俗摄影的投入是全心全意,深入骨髓。

那山,那水,那人,那情,那景,还有那块黑土地上的摄影人,唯有走心,才有真爱。


▲婆媳俩。


▲财神和展开会旗的会首。


▲一对相互帮助整理装扮的恋人。辽西蒙东一带至今仍然保留着年轻人靠每年春节期间借踩高跷扭秧歌来眉目传情发现意中人的习俗。


▲辞旧迎新,喜气洋洋。


▲扭累了的财神和假期里的孩子们。


▲动手动脚打情骂俏的冷幽默。


▲收工的队员们。


▲回家的不期而遇。


▲一对在城里打工,春节期间特意赶回家乡参加活动的夫妻。


▲回家的路上。


▲时空的穿梭。


▲扛着高跷满头大汗的淘孩子。


▲你的心事我不懂。


▲奶奶、孙女和驴。


▲被高跷队吓跑羊群的放羊人和无路可走的回娘家的一家人。


▲迎着夕阳回家的一对恋人,女孩子初学踩高跷,还有些步履蹒跚。


▲刘国余老人今年77岁,家在距离辽西凌源市要走几十里山路的的崔家沟,山里土地贫瘠,大爷家有四亩薄地,生活艰难。17岁开始学木匠手艺谋生,22岁娶了山外的哑巴姑娘做媳妇,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的到也苦中有乐。刘大爷是个闲不住的人,冬季农闲,过年就做些花灯给借壁邻右增添些节日气氛,一来二去,大爷做的漂亮花灯在十里八村慢慢有了名气,连市里县里的人过年都老远的跑来买刘大爷做的花灯,靠这花灯手艺,每年刘大爷也有个几千上万的收入。两个孩子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大连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儿女们想接老俩口去市里颐养天年,刘大爷舍不得这生活了一辈子的大山土地和房前屋后的枣树,还有每年春节做的各式各样的漂亮花灯,依然坚守在这大山里,生活美满而充实。


▲乡亲们的生活快乐充实。


▲踌躇满志心事重重的老会首刁海龙。


▲搞长途运输生意的老乡用大货车拉着乡亲们走村串乡的踩高跷。


▲最好的牲畜给神明,企盼来年风调雨顺财源滚滚。


▲香火旺盛的寺庙。


▲正月里即将去演出的呼图格沁。呼图格沁是蒙古族的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蒙东三座店,两个少年秧歌队员和村民献给寺庙的牲畜。


▲为晚间彻夜走街巡演而化妆的演员。


▲晚间为大家煮饭的秧歌队员。


▲午夜的舞龙。


▲窗里窗外。


▲内蒙宁城,夜晚黄河阵里的舞者。


▲辽西建平县城,小吃摊前的秧歌队员。


▲飞火流星的彻夜狂欢。


▲大地之舞。


▲三座店镇政府大堂的合影。


▲尉迟恭、秦叔宝,乡亲们才是真正的神。


▲水塘沟村委会前的合影。


▲快快乐乐收获满满的一天。


▲辽西朱碌科镇水塘沟村正月踩高跷村民合影。


衡国良

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艺术学院教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2018瀚图影像全国街拍大赛评委,2018年人民摄影全国手机摄影大赛评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高校摄影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2015年获得人民摄影报全国手机摄影大赛年度冠军,手机摄影专题《半径五公里》2017年度获中国地市新闻摄影比赛手机组(组照)一等奖。参与编撰《影像影响》、《新闻图片剪裁50例》、《新闻摄影瞬间美50例》、《摄影记者“摄外功夫”50例》、《影像10年》、2008—2011华商传媒集团新闻摄影年鉴《铭记》、《问道》、《给力》、《记录》等出版物。


联 系 方 式

官方网站:www.hanfoto.com

商务合作:010-68574560 / 13552801689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甲40号

电子邮箱:yonghe@hanfoto.com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及其内容作者对其发布的内容享有版权,未经瀚图影像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