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物語]王鳳萍|十年,我懷念在車隊的青春時光

  沐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輕輕鬆鬆的走進田野,望一眼青翠的山巒,思緒在腦海中飄蕩。不知不覺,已開始尋找我的青春十年。

在成長的歲月裡,十年,那段時光、那段日子,如清茶、似首歌,細細品來,旋律很美,意境到也悠長。

  不知道你願不願意,靜下心來,和我一塊品味我在汽車隊的那十年。那十年,是我初入社會的十年,是我用青春織起的十年,亦是我渴望掙扎的十年。

1988年,我也像很多年輕人一樣,帶著做不完的夢,從白城林校的校門走出,回到了我的家鄉——翠崗,將自己的青春留在了青山綠水中,將自己的青春綻放在了汽車隊這個陌生的單位。汽車隊職工140多人,有運材司機、修理工、電氣焊工等多個工種。我是以核算員的身份進入車隊的,從那時起,我的青春十年,便在這個單位起浮著、勾畫著、等待著。

記得當時我一身時尚的衣服,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眼神不夠用,心情也不一樣。足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院內,整齊的停放著一臺臺運材車,一臺臺拖車,一個大檢修車間更是特別。汽車隊的職工們也都好奇的看著我,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都在小聲嘀咕,車隊來了個漂亮女孩,還是中專生呢。那天,接待我的是年逾40的老隊長,他態度特別和藹,認真的交待了工作職責和工作範圍後,我便開始了獨立工作。每天將每臺車使用的材料費、油脂費、運材的數量都要計算準確,算出成本和盈利。一段時間後,大家對我特別信任,因為每臺車的成本我都計算的非常準確,從來沒有算錯過。

  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我的工作也從最初的核算員增加了宣傳報導員,單位有文字材料都要我來完成。領導都說,咱們車隊有個能寫能算的年輕人,以後就不用愁材料沒人寫了。清楚的記得,林場每個月都要開經濟運行分析會,各單位都要有經濟運行分析材料。有一次,我寫的經濟運行分析材料得到了黨委的認可,黨委書記親審後批示要在在全鎮經濟運營分析會上做專題發言,而且由我來發言,我心裡那個怕呀。事後,林場還組織了一次基層單位經濟運行情況觀摩,也是由我講解的單車核算的經驗做法。也正是那一次的偶然,領導對我有了最初的印象,知道汽車隊裡有一名中專畢業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我寫的通訊報道在林場也小有名氣。記得第一篇是一個小簡訊,是在林場的廣播站播出的,以後只要是我寫的稿,林場就會登到《翠崗簡訊》上。我嘗試著往地報投稿,第一次在大興安嶺日報發表的是我寫的汽車隊女吊工的事蹟,那個標題是《離地七尺不尋常》。從那以後,車隊的師付們都說,這個小丫頭還真行!

  成長的腳步帶著我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車隊的十年,我的青春追尋了十年,我的光陰度過了十年,我的成長奮鬥了十年。

這十年,平淡如水,這十年,青春永駐,這十年,餘音縈繞。

一程歲月,一段光陰,青春也許不再,可青春的足跡依然清晰可見;青春或許還再,可青春的溫度已然鬢染白霜。

這十年,永記我心!

  作者簡介:王鳳萍,女,生於1965年,畢業於白城林校,現任翠崗鎮三級主任科員兼黨群辦主任。她熱愛生活,文風淡雅清新,喜歡綠水青山,想去用心抒寫生活,願從中感悟人生。多年來,她筆耕不輟,多有作品在大興安嶺日報、興安黨建、愛情小鎮公眾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