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瞭解民辦教師的歷史嗎?

寒韓寒


我能說出來,民辦教師是文革的產物,是大隊書記培育出來的,捫心問一下你們自己,你們怎麼當的民辦教師?你們考的民辦教師呢?還是大隊書記安上的?你們會多少東西?你們是否誤人子弟了?俗話說,教師有一桶水,給學生一碗水,你們有沒有一桶水?或者說,你們有沒有一碗水?

其實,國家對民辦教師非常夠意思,內部考試然後上學然後轉正,對年紀大教學工齡長的教師直接轉正,還有一些至今沒有轉正,坦率地說,那麼多機會你們抓不住,可見你們的水平何等的差,你們總是抱怨沒給你們轉正,話說回來,你們夠當老師的資格嗎?

我們大隊書記挺有意思,民辦教師必須是女的,而且必須是未婚女青年,這裡的奧妙誰都能猜出它幾分,儘管我自認為學習好,但因為我是男的,我們大隊要女民辦教師,所以我是沒有資格當民辦教師,可是天無絕人之路,四人幫倒臺了,鄧公出來工作了,恢復高考了。

網上不時有民辦教師抱怨,好像社會對不起它,沒有給他們轉為公辦教師,你們不要抱怨了,是你們對不起學生,對不起社會,你們就不該轉正。


雙雁南飛


據《教育大辭典》載,民辦教師是指中小學中不列入國家教員編制的教學人員。民辦教師是普及小學教育補充師資不足的主要形式。除極少數在農村初中任教外,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小學。他們一般都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由學校或當地基層組織提名,行政主管部門選擇推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通過文化考查批准,頒發‘民辦教師任用證’。生活待遇上除享受所在地同等勞動力工分報酬(1979年以後享受“責任田”外,另外國家按月發給5——10元的現金補貼)。


2003年9月,教育部對民辦教師實行“一刀切”清退政策,是全國44.8萬民辦教師被迫離開了任教一二十年的教學崗位。至上世紀末期,民辦教師徹底退出了中國教育的舞臺。自此民辦教師只成為一個時代一個特殊群體的歷史稱謂。



民辦教師時“前世”。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提出“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實行普及教育”。1951年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第一次全國初等教育和師範教育會議,會議指出“1952——1957年,爭取在全國有80%的學齡兒童入學,並從1952年開始爭取十年內基本普及小學教育”。

事實上,當時國力嚴重不足,無力興辦教育,國家在積極創辦公辦小學的同時,發動群眾辦學、集體辦學。這就是民辦學校的教師,也是民辦教師的前身。1951年,全國小學民辦教師超過42.5萬人,中學為2.3萬人。1952年國家開始對民辦中小學進行整頓,大部分民辦學校轉為公辦的,使民辦教師的數量大幅度的減少。到1953年小學民辦教師減少到4.3萬,中學減少到0.8萬。1956年,受“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勝利的鼓舞,中小學教育到了空前規模,並得到了迅猛擴大,國家再一次號召群眾辦學。到1957年,小學民辦教師上升到14.1萬人,中學達到1.688萬人。



上世紀60年代初、中期,適齡兒童達到了入學的高峰期。1965年,小學在校人數增長至11620.9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84.7%。面對這種教育的形勢,國家不得不繼續擴大群眾辦學的規模,民辦教師隊伍再次壯大。到1965年,民辦教師小學增至175.1萬人,佔小學教師總數的45.41%,中學為2.3041萬,佔中學教師總數的5%。

1966——1976年是中國的特殊歷史時期,由於政治和具體的國情變化,從1968——1972年,四年的時間,小學入學人數每年增加462.6萬人,達到了3603.3萬人。與此同時,師範教育卻在不斷壓縮,1967——1970年全國師範生每年平均只有3萬人。師範教育的壓縮是公辦教師難以得到補光。唯一有時效和實際意義就是大量依靠和招收民辦教師。到1977年,民辦教師的人數達到了471.2萬人,佔全國中小學總數的56%。

1978——1993年,國家對民辦教師開始治理整頓。1983年以前的民辦教師,決定權在各自的生產隊,先決條件是家庭出身好,是共產黨員、退伍軍人或貧下中農的子女優先錄用。當然也有不大情願但為了及早選拔上大學或當工人的,城市來農村插隊的知識青年,收臨時代課人員(非民辦教師編制)。

1984年開始,要想成為民辦教師必須參加由教育局統一組織的招錄考試。且報考對象必須是當年高考落榜生。錄取後須到當時“紅專學校”(即當今的教師進修學校,經過短期,或中長期(中師班)畢(結)業後才能上崗任教。任教期間又要求民辦教師通過自學考試,或自費參加中等、高等師範函授教育。也就是說1984——1986年進校當民辦教師的都擁有相關的學歷證書。

隨著教人【1992】41號《關於加強和改善民辦教師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的出臺,全國各地對民辦教師有了所謂的“政策年限”。即1984年12月31日(也有1986年一說)以前任教的為“計劃內民辦教師”,之後的為“計劃外民辦教師”。國辦【1997】32號文件的再次出臺,對民辦教師採取“關、招、轉、辭、退”的“五字”方針。自此拉開了全國清退民辦教師的序幕。從九十年代末期開始,直到2003年9月,全國民辦教師被清退完畢。

民辦教師的“今生”。民辦教師一路走來,一波幾折,始終漂泊不定。因為沒有任何的“名分”,還只是農民的身份。走進學校就是人民教師,走出校門就是隻做過“教書匠”的農民。

幾十年來,廣大民辦教師曾無限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在農村學校,奉獻了青春年華。如今他們年齡最小的都50多歲,年長的都是古稀老人了。他們即將或已經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養老生活也只能依靠國家發放的所謂的民辦教師養老補助,即每月領到每一年教齡的補助,個別省是20元,甘肅省才是8元,絕大多數省份還是10元。杯水車薪,民辦教師養老生活根本無法得到保證,生活舉步維艱。



如今,民辦教師早已成“過去式”,但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是他們給我國農民千萬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光明,也奠定了無數農村孩子走向知識和文明的基石。

希望國家儘早出臺解決原民辦教師養老生活的統一方案,即將教齡補助增加到每月100元以上,或按不同的教齡,每月發放1500元以上的生活補助費,讓民辦教師安度晚年。要知道,他們已經到了等不起的年齡。👃👃👃#為生活而提神。


提神


關於民辦教師,我己無話可說,也不想說了。別說別的,就是認證今日頭條,也因為是原民辦教師,無退休證,也不給通過。所以提起來有太多的傷感!

那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老百姓認字的不多。國家亟須振興教育,就從識字不多的人中挑選出民辦教師,參加普及教育和掃盲。

這些教師的待遇,是政府每月拿5元錢的補貼,然後生產隊記工分,參與生產隊分糧食。

這些民辦教師看起來不累,和農民相比,是風不打頭雨不打臉,我作為民辦教師,深知其中辛苦!當時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

我上了三年學,陰差陽錯地當上了民辦教師。並且教的五年級數學和三年級語文。還有一至五年級的唱歌。太難為人了,我哪會呀?學,硬著頭皮頭天學第二天教給學生,期未居然拿到了班裡平均九十多分的好成績!

這唱歌嘛,我是音樂知識一竅不通,會唱什麼就教什麼,比如:山丹丹開花紅豔豔,紅歌系列,還有沂蒙山小調,甚至於朝陽溝。滿校園都在唱我教的這些歌。

白天上課,抽空備教案和批改作業。晚上還有任務呢!天一黑,手裡提著馬燈挨家挨戶地去請這些成人文盲。那個年代農村沒有電,也沒有大廣播。這些都是後來才有的。召集到一塊教他們識字,成績不錯,大部分的脫盲了。這是公社教委檢查過的。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從早到晚。遇到星期天,還要步行幾十里路去城市裡百貨大樓給學生買筆記本,田字格等,回來可就不輕快了!用個包袱皮把這些本子整齊地包好背在背上,俗話說遠了無輕在。何況這些本子死沉,還要走幾十里路揹回來。如果是在冬天,北風吹的人走不動路,只好在路溝裡避避風再走。

唉,說起這些止不住心酸流淚!實指望能轉成公辦教師,誰知一日之間被辭退回家。離開心愛的學生和朝夕所在的學校。到現在不能看到學生揹著書包去上學,心裡難過啊!

如今老了,青春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卻落的個沒有退休金的老慘晚景,國家和政府沒有忘了這些功臣,給了為數不多的生活補貼。可也太少了,吃藥都不夠,別說生活了。

我想多數原民辦教師都在翹首期盼能增加點補貼。耐心地等著吧。現在國富民強,不會讓這些有苦勞有功勞的原民辦教師空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