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键是品味》:人过三十,应该活的有品味

我们经常会用一句“真有品味”去评价一个人,但是“品味”是什么呢?穿着?打扮?举止?很多人心里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引人注目不见得是品味好,默默无闻也不一定是品味差。

根据汉典解释:“品味”原意为品尝滋味,后引申成对事物有高度品鉴能力。今天,让我们阅读《关键是品味》这本书,一起学习什么是品味?如何提升自己的品味?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松浦弥太郎,他是日本著名的生活美学家,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总结出59个提升品味的关键点,帮助人们提升品味。

品味是什么?

说起品味,首先需要你回想一下哪些事情是你每天都会重复去做的?你可能会想到出门前穿衣打扮、遇见熟人打招呼、和朋友聊天约会、外出吃饭购物等等,没错,正是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处处体现出我们的审美和修养,这就是所谓的“品味”。

因此,可以这样说,品味就是审美和美德,品味就是生活

如何提升品味?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夸赞有品味,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我们的品味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注重仪容仪表和说话方式

仪容仪表是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不仅会让对方对你有好感,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你对他人的尊重。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时尚、不善于搭配服饰,不要紧,虽然精心打扮会让人觉得你的品味不错,但是这并不是根本条件。

想要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你就不应该只是想着当个追赶时尚的人,而最重要的是当个干净整洁的人。

与人说话,简单的一句“你好”也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味,看似打招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有品位的人往往会在“你好”中加上对方的名字,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被重视。

二、敢于接纳、尝试新事物

首先,要敢于接纳各种事物。对于社会和身边的环境,我们不能封闭自我,而是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用单纯的眼光看待它们,发现它们的优点并吸收为己用,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然后,要敢于去尝试。每个人的爱好兴趣都不一样,可能别人喜欢的东西你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你全盘否定你不喜欢的东西,只会让你的认知变得狭隘。试着不带偏见的去尝试,你会发现以前你不喜欢的东西也可能是好东西。

如果一个人封闭自我、没有亲身体验,那么他与人之间的沟通只会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层面。

三、提升文化内涵

“品味”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内涵。想要提升你的文化内涵,可以试着多去参观博物馆和各种文化遗产,通过与实物的接触,日积月累你就能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性格。

另外,各种文艺场所也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好地方,因为

“在拥有好品味的空间中,自然会聚集好品味的人”

人们年轻的时候都曾经自我陶醉,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我们会不经意间感叹:“为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不知道”而造成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更大。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一张纸上列出自己应该读的书、应该听的音乐、应该欣赏的艺术品、应该去的地方等,尽可能的去实现。

四、榜样的力量

如果你真的认为某个人很有品味,那就尽量去调查他都看些什么、读些什么、听些什么,然后仔细认真的模仿他,直到你真正懂得为止,坚决不要因为不懂而选择放弃模仿。

在某些情况下,你模仿的时候需要全盘否定之前的自己,这样会使你周围的人感觉你变得很奇怪,而且他们往往会提出批判性的意见。这时候,需要你具备勇气和决心,相信自己的感觉,坚持将学习到的好品味纳入你的生活并贯彻到底。

总之,当你决定要提升品味,你需要明白单纯、勇气以及因尝试改变而产生的孤独是必须的。要敢于改变自己,接受自己每天的变化,慢慢体味生活。

以上就是本书《关键是品味》的精华内容。

品味,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是打扮的好看、穿金戴银、追求时尚才是有品味,真正的有品位是待人谦虚友善、有修养、有内涵……品味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品味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