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企业的发展阶段,需要重新认识一下“创新”

欧美企业的创新模式

欧美的企业的创新模式,通常是由个人创意的点子,然后带动企业的发展,先有一个人的个人创意,然后以企业的创新结合产品为基础,普遍产生其他的跟随者和加盟者。

西方的创始人一般敢于挑战,有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有一定的说服能力。

中国的企业

中国的企业的员工愿意服从领导,不愿意挑战传统的思维方式,所以很多欧美学者认为中国的员工缺少创新精神,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中国的企业一般以专利的数量来衡量创新程度

这样定义创新型个业不仅很狭隘,而且是一个错误的方式。很多专利不一定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富和增长的机会,它只不过是一个限制竞争对手的一个条件而已。

企业的源创新

例如:像苹果等这样的公司,他们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创新上,然后等到形成了一定的创新产品,并且有一定的忠实客户,然后才把自己的专利用于屏蔽竞争对手的一种方式。

而中国的某些企业,成天强调别人的专利不够多,自己就是多么多么的伟大,其实他的这些专利无非就是一些小的技术性革新,根本提供不了一定的产品个性以及对消费者的跨越性和时代性的进步。

更有很多中国企业不仅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就是让人无法理解。

从古代说起,比如说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可是中国人只把火药应用在烟花、炮竹上,最多做个“红衣大炮”而真正运用在军事上的,却不是由中国发起。再比如说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但真正让全人类在复印,打印技术上完成技术性提高生产效率,并产生收益的打印机、复印机,却往往不是中国。(这里我想说的不是谁的发明更伟大,而是谁的发明对世界推进再有力)

历史的教训在今天仍然重演,比如说现在中国很多的制造型企业,完全是在国外已有的产品之上,做了一定的产品革新,然后注册了几个专利就以此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原创性创新

原创性的意思是,创新会产生新的价值,破坏原有的市场,推进一定的人类和社会进步的方式,比如个人电脑的研发,汽车的诞生,等等等等。

推进式创新

是在已有的产品之上作为一些技术革新,使产品更加完善,比如:日用的小电子产品。日用家电产品,比如:电视、空调等等。

那么原创新和产品推进创新巨大的区别,在于推进创新以自身资源和力量来满足市场和大众的需求,从而达到增加价值的目的,而原创新则推动新理念价值,引导其他相关经济能量参与,并给大家资源与能力来满足你的欲望和需求,从而开拓一个新的市场。

推进式创新,只是一个把产品更完善,趋于完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速度的一种创新方式,它更集中于在创造业的一种加工模式里,而不能够使用户或者说社会达到本质的提高和飞跃。

中国现在的一些企业家最要命的是,把推进式创新形容得比原创新更伟大。不愿意把精力放在研发产品。而只是把精力放在改良产品上,这样的话虽然能够推进一个产品的市场化,但是对于一个企业和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来讲,并没有什么完整性和良好的意义。

西方的某些运动品牌,他们只用了一个小小的标识,却在国内拥有大量的加工厂,但最后人家拿到的是最大部分的利润,而我们国内的加工厂拿到一些非非常微薄的加工费。经济下滑时,人家少几个订单,我们就有几家工厂要倒闭,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让我们要在意识上知道,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并不仅仅是你的制造技术有多高,你申请了专利有多少个。而是你要从根本上有能力研发出一个品牌,一类产品能够让用户对此品牌,此商品深入人心。

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不是指责别人专利少就叫创新能力,拿得出东西,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