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半官半隐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少负英才,还兼通书法、绘画、音乐和篆印,是个全能型的人才,他是盛唐文化的完美体现者。和李白、杜甫不同的是,王维生来就与佛教有不浅的因缘,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里,佛教气氛很浓,使其终生受之熏陶、影响。

根据王维自己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可知他有一个笃信佛教的母亲,三十年如一日,吃斋奉佛,王维从小就受到母亲的熏陶。又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可见整个家庭对佛的虔诚。

王维字“摩诘”,而“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修行的著名居士,意译为洁净、没有染污的人,可见他的名字即是由于其崇佛而取典于佛教维摩诘居士的。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早年丧父的王维从三十多岁丧妻寡居之后,加之后来因诗获罪,政治失意,他基本上退回到佛教修行上来了。

在经受安史之乱的挫折以后,王维对现实生活的期望可以说是完全破灭了,更加努力地在佛教教义中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王维的思想更加消极、悲观、颓唐,“退朝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他看空尘世,购置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远离喧嚣,虔诚皈依佛门。只是为生计才来往于官场,过上了像谢灵运一样的半官半隐的惬意生活。

因此,了解了王维的经历与性格,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将诗画完美结合在一起;就不难理解在盛唐这样繁华多彩的时代,他的画却没有太多的浓彩绚丽,有的只清雅静幽的禅意;就不难在他的诗中找到佛家用的最多的一个“空”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王维在时事繁杂纷乱时代,栖心浮屠,亦官亦隐,游走于喧闹与静寂之间,找到心的寄托。在这一点上,他也许比李白、杜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