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邮赏析: 1992-1994年编年初期的设计精品

1992年开始了编年票的发行,可惜这个头开的不好,由于发行量比1991年上涨了一倍多,使得编年拉开了中国邮票的垃圾史,虽然后期有几年发行量下降到JT后期水平,但依旧摆不脱垃圾的骂名。


按理说编年初期正值90年代初期,很多老设计师如万维生、潘可明、卢天骄、李庆发、姜伟杰、邵伯林、孙传哲、邹建军、吴建坤等大多数还没有退休,有的虽然已经退休,但岁数还不大,依旧有反聘设计邮票的可能,为何这三年的邮票设计水平成直线式下降,这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如万维生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天鹅》《万里长城》《咕咚》《北京风光》等邮票的设计者,成绩卓绝,但临退休时设计的《妈祖》却马失前蹄,晚节不保,实在不怎么样,原本很好的题材就这么浪费了,而这也并非个例。

究其原因有可能很多设计师晚年更怕犯错误,设计比较保守,最终导致这几年的邮票设计平平。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不错的设计问世,但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的黄金时代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1、1992-3 杉树

1992年3月10日发行,全套4枚,胶印。此票是由擅长设计花卉题材的曾孝濂设计,也是我国第一套没有花卉图案的植物邮票。设计不错,背景是虚化的整株杉树,把叶子和果实放大成为主图。

不过之前有报道称,此票设计是抄袭前苏联的某套类似题材,这里也不好考证了。


不过2006年发行的《孑遗植物》也是这样的设计风格,并且同为曾孝濂设计,看来这样的设计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2、1992-14 国际空间年

1992年8月18日发行,全套1枚,胶印,刘硕仁设计。刘硕仁设计的邮票众多,精品也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蝴蝶》《菊花》《奔马》《京剧脸谱》《白鱀豚》都是他的作品。虽然《国际空间年》和其之前的作品相比的确一般,但在整体比较弱的1992年,此票也算出类拔萃了。


这样抽象的命题作文其实不好设计,设计师利用中国古代的箭配以星系图还是比较具有新意的,再加上航天题材的加持,也可算作1992年的精品之一。



3、1992-20 宪法10周年

1992年12月4日发行,全套1枚,影写,卢天骄、潘可明设计。这两位都是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前者设计了《建国30周年》(第四组)《宋庆龄逝世一周年》《中国古代钱币》等邮票,后者的代表作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服务行业的妇女》《食用菌》等邮票。

宪法的设计雍容大方,体现了中国传统美,足可见设计师付出的心血,要比2012年的宪法20周年PS设计强多了。



4、1993-9 长白山

1993年9月3日发行,全套4枚,影写,黄华强设计。这是黄华强设计的第一套邮票,之后还设计了不少动物题材邮票,如《中国鸟》(普票)《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第一组)等。

此票把长白山绮丽的自然风光展现出来,体现了北方名山特有的雄浑壮阔和冷峻神圣的面貌。


5、1994-5 宜兴紫砂陶

1994年5月5日发行,全套4枚,胶印,王虎鸣、李印清设计。王虎鸣大家都很熟悉了,李印清也是个老设计师了,其作品有《益鸟》《爱因斯坦》《任弼时》《孙中山》《中国人民之友(史沫特莱、斯诺和斯特朗)》等邮票。

这是当时老带新的设计理念,也算比较早的PS作品吧,把书法、印章、紫砂壶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也不显的乱,在当时来看算是比较有新意的设计了。


6、1994-14 武夷山

1994年9月30日发行,全套4枚,胶印,邹建军设计。邹建军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提起大眼妹小型张可谓家喻户晓,这就是他的作品。此票将地貌奇特、风光秀丽武夷山跃然纸上,即使放到JT时代的名山中也不失为一套难得的佳作。此票还是不多的采用连票设计的名山邮票,有一种全景贯通、一气呵成的畅快感。


7、1994-18长江三峡

1994年11月4日发行,全套6枚,影写,杨文清、李德福设计。杨文清和李德福经常合作设计邮票,如五岳中的衡山、恒山、嵩山都是他俩的手笔。长江三峡曾经在1984年就被列入发行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到1994年才发行,这也是为了当时大规模修建三峡水利工程而发。众多景点将不复存在,为此而发行邮票记录历史。

此票设计的有一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感觉。可惜没有使用影雕套印,明显此图稿就是为了雕刻版而准备的。



编年的前三年总体设计较差,但也不乏精品,可惜这些票发行量巨大,最少的都有2500万,大多数都在5000万上下,以至于长期打折。好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消耗和数次销毁,这些票今天已经在面值之上。但和20多年的物价上涨来对比,已经毫无价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