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丨北宋“太平宰相”,觥籌交錯,應酬唱和有瑞香。


最近,小編在追《清平樂》,發現了一枚“寶藏男孩”。


他不但會作詞,還會做人,他就是北宋宰相晏殊。


他的人生,在最初開啟之時就不平凡。當無數年輕或已不再年輕的學子,還在咬著牙關寒窗苦讀時,十四歲的他,已經是一名進士了。


他一生仕途平順,雖然偶被降職使用,卻無大起大落。他喜好宴飲遊樂,人生的很多時光,都在他的觥籌交錯、應酬唱和中度過,因此他被人們稱為“富貴閒人”或“太平宰相”。



相信很多人對晏殊並不瞭解,但是他提拔培養過的大佬卻不少,比如韓琦、富弼,歐陽修,還有范仲淹、王安石。想想那些年文言文必備的惡夢,這天團陣容,足以撐起北宋的半邊天。


晏殊,溫潤如玉,曠達內斂,能詩善詞,成為“宰相詞人”。因身處盛世,生活安居樂業,幸福指數超高,所以寫出的詞清新自然,又身居高位,少不了觥籌交錯,輕歌曼舞,焚香引穗場景。


宋人的生活離不開精緻,更離不開香。在晏殊的詩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宋代的四季之美,也體味到上流社會的薰香生活。


- 鵲 尾 爐 煙 起 瑞 香 -


九子粽新傳楚俗,赤靈符驗出仙方。

漢宮盡祝如天壽,鵲尾爐煙起瑞香。

---端午詞·御閣


鵲尾爐,宋代常見的香爐,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比如皇家祭祀或貴族的某些禮佛儀式中。


《法苑珠林》中有記載,"香爐有柄者曰鵲尾爐"。長柄鵲尾爐,多為青銅製造,爐身呈杯狀,爐座呈輪形或花瓣形,爐座與爐身底部通過短柱相連接,在爐身一側連接著橫向扁長形尺狀長柄,形似鵲尾,所以稱為“長柄鵲尾爐”。


自南北朝始,佛教中有一種修持為"行香",即手持香爐圍著佛像繞行三圈、七圈或更多。香爐有柄,就是為了方便行香。


北宋趙光輔《番王禮佛圖》現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鵲尾爐作為新出現的器具,出土實物製作精良,又與佛教有密切關係,不得不讓人想到其外來的可能性。據考證,鵲尾爐的造型來自西亞,後由印度傳入中亞。在埃及、伊朗等地都曾出土鵲尾爐。


一葉秋高,向夕紅蘭露墜。風月好、乍涼天氣。長生此日,見人中嘉瑞。斟壽酒、重唱妙聲珠綴。鳳莞移宮,鈿衫回袂。簾影動、鵲爐香細。南真寶籙,賜玉京千歲。良會永、莫惜流霞同醉。---殢人嬌



行香的香爐有兩種,一種長柄的,一種無柄的。長柄鵲尾爐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高級香爐。


宋代北方流行高足折沿爐,形如高足杯,為開敞式,寬弧沿(或寬平沿)、筒腹、高喇叭狀圈足。此式香爐可上溯至唐代,初為禮佛所用,後逐漸成為日常香器。


- 傍 燻 爐 蕙 炷 -



今朝祝壽,祝壽數,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對月中人。一聲檀板動,一炷蕙香焚。禱仙真。願年年今日、喜長新。---拂霓裳


古人深識天然香氣彌足珍貴,人們以天然香草烹調食物,將蕙草加入肉中、墊上蘭葉,用桂皮釀酒、椒葉製漿,以天然香料增加美味,引動嗅覺及味覺的感官享受。


蕙香,一種以蕙草為香料製成的香品,最早用於祭祀,後因其香味清雅,被閨中女子所喜愛,用於日常薰香。


喜秋成。見千門萬戶樂昇平。金風細,玉池波浪縠文生。宿露沾羅幕,微涼入畫屏。張綺宴,傍燻爐蕙炷、和新聲。神仙雅會,會此日,象蓬瀛。管絃清,旋翻紅袖學飛瓊。光陰無暫住,歡醉有閒情。祝辰星。願百千為壽、獻瑤觶。---拂霓裳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闌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踏莎行 · 細草愁煙


蘇軾在《沉香山子賦》裡說:“古者以芸為香,以蘭為芬,以鬱鬯為祼,以脂蕭為焚,以椒為塗,以蕙為燻。”蕙草,是美好的代名詞,也是古人喜歡的香料,或裝入香囊佩戴身邊,或製成蕙炷室內燻燃。



在文人眼中,蕙香的芳鬱之氣,是德行的表現,是內在心靈與外在自然相感通的溫暖美好,是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重。


- 金 鴨 飄 香 細 -



金鴨香爐起瑞煙。呈妙舞開筵。陽春一曲動朱弦。斟美酒、泛觥船。中秋五日,風清露爽,猶是早涼天。蟠桃花發一千年。祝長壽、比神仙。---燕歸梁


宋代文化發達,具有文人意趣的銅、瓷鴨燻爐使用十分普遍。水鴨造型的香爐有很多叫法,常喚作睡鴨、金鴨、香鴨、寶鴨。用於薰香,也用作薰衣。


- 漢代銅雁爐 -


洪芻《香鐠》記載:「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火煙自口出,以為玩好。」


香爐內部是空膛,作燃香之用;在鴨口部位設有開孔,與內膛相通,成為吐煙口,一旦焚起香,煙縷就從口中輕輕溢出。



玉字秋風至。簾幕生涼氣。朱槿猶開,紅蓮尚拆,芙蓉含蕊。送舊巢歸燕拂高簷,見梧桐葉墜。嘉宴凌晨啟。金鴨飄香細。鳳竹鸞絲,清歌妙舞,盡呈遊藝。願百千遐壽比神仙,有年年歲歲。---連理枝


鴨子造型的香爐動態活潑,玲瓏如玩具,放置在紙閣一類的小型空間之內,讓生活氣氛顯得輕鬆而精緻。香鴨在唐代及以後的時代變得格外為詩人所鍾愛。人人都有一薰香小鴨,詩詞中多有出現。



世間榮貴月中人。嘉慶在今辰。蘭堂簾幕高卷,清唱遏行雲。持玉盞,斂紅巾。祝千春。榴花壽酒,金鴨爐香,歲歲長新。---訴衷情


人們都說晏殊是先天的好命,一生輝煌圓滿,在危機四伏的官場,風雨五十載,能獨善其身,離不開其忠厚踏實的品質。我們讀他的詩詞,寄相思,詠四季,有歌舞昇平,有生活的精緻。


玉壺清漏起微涼。好秋光。金盃重疊滿瓊漿。會仙鄉。新曲調絲管,新聲更颭霓裳。博山爐暖泛濃香。泛濃香。為壽百千長。---望仙門


讀了晏殊的詩詞,才發現幾乎所有的焚香,都離不開宴會祝壽。金鴨爐香,歲歲長新;博山爐暖泛濃香。為壽百千長;一炷蕙香焚,願年年今日、喜長新。香,是宋人對生活的熱愛,是美好心願的寄託。


關注小程序

【一木香道】

瞭解更多沉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