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房姐”坐拥400栋楼,月入2千万,“后浪”们有选择的自由吗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昨晚B站在微信朋友圈投了一个《后浪》的视频火了,目前在B站上的观看量达660万,同时收获了90万的赞和接近60万的转发,让“后浪”一词迅速登顶今天的话题词榜首。

老阿姨老叔叔一个个很激动。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出你们未来的样子”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一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向爱而行,归来仍是少年”

“排队刷个屏”

虽然说是给80后,70后他们看的,但作为95后的我看了以后也心潮澎湃:年轻人有力量祖国,祖国才有希望。

可是仔细想一下,看完是挺爽的,我们年轻人多优秀啊,充满了朝气,有自己的爱好,容得下多元的文化,我们也在努力应该被理解,值得被肯定!

但看完后感觉还是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我们在这段短视频之间看到了在B站上那些优秀的UP主,唱跳rap,跟我们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感觉像高中老师在课堂上提到我们学长学姐的感觉。

在读书高中的时候,我们经常听见老师说:你们真的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天沉迷打游戏,看小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然后搬出了我们以前优秀的学长学姐的光荣事迹……以至于我们觉得自己真的还不够努力,甚至觉得自己很差劲,后来毕业很久,回到母校探望曾经教过的老师,他依旧也和我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

我曾想反驳,可是想一下我们90后相比80后虽然拥有了更多,但是我们却没有他们那般勤奋,学习刻苦,但是我们是不是也有我们自己的闪光点呢?年轻人,尤其是学生能够得到长辈的一个肯定,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后浪》这个视频,感觉就像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要班长搞了一个主题班会给大家打打气,班长先上台表彰了下成绩优秀的同学,然后鼓励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你看我们这一届学生其实还不错,只要努力还有希望!班主任一脸微笑站在角落……

可是经历过高考的我们都明白,优秀的只会是少部分人,很多人其实就是背书包来陪读的,其实不管在B站,还是在抖音,系统都会推荐那些好的作品和作者给我们看,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只能说这是B站在起到好处的时间和场合(微信覆盖人群多)推出的一个广告,目标用户也不是这些后浪们,而是让那些70后、80后知道B站也是我族类,而不是一个只会发鬼畜搞怪视频的地方。

后浪们真的浪得起来吗?

抛开B站的广告,我们回归到理性:慢慢的我们这些95后,也就是物联网时代的原著居民,开始走向社会,担起这个社会的责任,我们虽然充满活力,但是也不得不面对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它们像大山一样挡在我们眼前:高昂的房价、就业压力、物价膨胀、996福报、脱发、佛系……

看到这些,我看完《后浪》后的那种兴奋感一下子就没了,后者才是真实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没看到的那么容易,除了诗和远方,更多的可能是苟且:下个月的房租水电、公司降薪裁员、加班到虚脱……

我们想要的有很多,但是我们除了年轻什么都没有;我们想像那些“大人”说:“我们已经长大了!”

而实际上我们却没有这个勇气,学生时代的幻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我们承认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优秀,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认识到自己的平凡。

我们可以选择,可是能选择的不多了

今天,《后浪》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确实我们相比父辈们年轻的时候,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的自由,可是选择的权利却因人而异,有大有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足够选择的权利。

今天在B站还有一个视频火了,是一个自称坐拥400多栋房子的93年女生讲述自己的选择的权利的视频。

这个视频在B站获得了超过100万次的点击,在微博更是获得了2700万次点击,点赞数超过100万,成为继《后浪》之后在五四青年节最火的视频。

你没看错,不是400多户,而是400多栋。

400多栋楼是什么概念?一万多套房,如果每天亲自睡一间的话,要睡三四十年才可以把广州的楼睡完。

她手下管理的钥匙是这样的。

一栋楼一个月平均赚50~60万,仔细一算,都可以月入两千多万,虽然400栋楼中,93年女主自己购买的只有10余栋,其余的是从一房东那里拿过来转手租给别人,也就是二房东,自己开了个公司专业收租的。

尽管如此,她依然能享有许许多多年轻人享受不到的“选择”的权利。

而在这个视频的评论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后浪”们一下子沦为“社畜”的现实:有人刷到了自己的房东、有人离职、实习被压榨……

显然更多的人虽然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却没有选择的自由。

前段时间,听说今年将有870万大学生毕业,可是很多现在还没有开学,找工作的软件都被刷爆了,很多人焦虑慌张……他们也是“后浪”,不只有精彩,也有困难。
每一代人的使命和命运是不同的,但是人生的轨迹却无比相似:选择一座城市,找到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成家立业……

以前我们不想谈这些,和别人说还早,但当突然到这个年纪,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去面对,体会不易,去成为这个社会极其普通的一份子,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岁月。
可是青春像一趟永远奔流向前的高铁,我们谁都只是其中的过客,谁都曾拥有,可谁都不能占有。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年轻人,一百二十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希望年轻人们可以像视频中讲的一样,可以让人敬佩、感激!

而如今,年轻人身负使命,他们一样朝气蓬勃,努力向上,最后请那些在朋友圈转发的前辈们,以后真的能够呵护他们的成长,把他们当希望,不要把他们当“韭菜”,这就是最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