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大盘点,不漏不错!爸妈该记住的都在这

儿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儿童传染病,儿童经过免疫注射后,可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获得巩固持久的免疫力,从而有效地抵制病性微生物的入侵,从而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计划免疫分国家计划免疫和非国家计划免疫。

国家计划免疫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主要内容是“接种五苗防七病”,即按照免疫程序,对7周岁以下儿童有计划地进行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OPV)、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的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接种,从而达到防治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及乙型肝炎等疾病的目的。

非国家计划免疫

主要是常用疫苗、新疫苗(麻腮风、水痘等)和季节性疫苗(流感、流脑、乙脑、肺炎等)。儿童扩大计划免疫疫苗都可以在当地医院的预防接种点接种。

儿童常用疫苗接种程序和种类(包括扩大的预防接种疫苗)如下:

乙肝疫苗:3剂次,0、1、6月龄各1次,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后。脊灰疫苗:4剂次,2、3、4月龄和4周岁各1剂次。百白破疫苗:4剂次,3、4、5月龄和18 ~ 24月龄各1剂。

白破疫苗:1剂次,6周岁时接种。麻疹疫苗:8月龄1剂,麻腮风18 ~ 24月龄1剂次。流脑疫苗:4剂次,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2剂次,8月龄和2周岁各1剂次。甲肝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18月龄接种1剂,6月后再1剂。HIB疫苗:3剂次,2、4、6月龄各1次,18月龄加强1剂。7价肺炎结合球菌疫苗:3剂次,3.5、4.5、5.5月龄各1剂,12月-15月 加强1剂。水痘疫苗:12月龄-12周岁1剂。(7周岁以下为主)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2个月-3岁以内每年口服一次。流感病毒疫苗:6个月-36个月,2剂次,间隔一个月、3周岁以上一剂。(每年9、10月份开始接种)

1、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该到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将接种情况记录完整,防止漏种和重复接种。

2、预防注射前几天,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发热、湿疹、哮喘及过敏现象,一般3天内有上述情况者不应接种。

3、注射前,将孩子的胳膊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服,以免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4、对懂事的孩子,在注射前要做好说服工作,消除孩子恐惧紧张的心理,避免空腹打预防针,以防晕针。服用脊髓灰质糖丸后2小时内不要吃东西。

5、接种后1-2天,如有接种局部红肿较重,家长可用干净毛巾每天热敷几次,便可消肿,如红肿引起局部皮肤炎症化脓时,应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后再行处理。

6、接种后,如出现体温在38.5℃左右及轻微全身反应的,家长可按一般发热情况进行处理,如多喝水,吃流质、半流质饮食,2天之后自动消失。如体温超过38.5℃以上,持续时间长,应到医院检查,不要盲目服用退热药,以免引起小儿脱水等其他并发症。

7、打针后不要急着回家,在医院休息3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不良反应,可及时请医生诊治,要保证打针部位清洁,不要让宝宝激烈运动,回家后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

8、注射后几小时到几天内,个别孩子可能出现荨麻疹,全身皮肤瘙痒,可按医嘱给孩子服用相关抗过敏药物,很快就会消退的,如果宝宝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如需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工作人员微信:We-caremu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