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当代人的精神流感

当一个人出门,发现忘记带耳机的时候;当你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下了火车正是傍晚,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是为你点亮的时候;哪一刻,让你感受到了孤独?

人人生而孤独,每个人都是这个宇宙星辰上孤独的个体。也许我们整日与热闹为伴,也许我们从不缺别人的陪伴和关注。但人总会有一些时刻,有着无法与外人道的心境。在这个状态下,你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此时此刻,你面对的是真真实实的自己。有的人会选择逃避,因为他们无法静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只有极少部分人,愿意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甚至有的人,会刻意去创造孤独感,试图在这种情绪里,去找到迷失的自己。

《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许多时候,越是热爱繁华的人,内心其实越是孤独的。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你赶不走也去不掉,甚至哪怕你一辈子与它做斗争,也未必可以成为一个彻彻底底不孤独的人。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陪伴,所以圆满。当你认识了到孤独的必然性,知道了孤独无处可逃,能与之达到一种和谐相处舒服的状态时,才算是真的成长和成熟。虽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也懂得,在孤独中让自己变得更成熟、完善和卓越。

人在本质上,其实还是畏惧孤独的。因为如果拿捏不好与它的分寸和尺度,就很容易陷入消极的自闭状态。周国平曾说: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有人说,当不去想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很充盈,可是当我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时,就会倍感孤独。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无数感到孤独的时刻。只是有的人,把它恰到好处的精华,运用到热爱的事业,想做的事,以及希望成就的未来中。而有的人,只是一味地选择排斥,把本来高贵的孤独,放置到一个卑微的境地,去祈求别人的怜悯,同情和关注。

孤独是一种很高贵的情绪,也是一种很奢侈的生活状态。如果一个人的修养、格局和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孤独就成为一种让人感到压抑,痛苦和不自由的东西。但如果你愿意将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质感,更有深度,更有自我的属性。就必须学会,把自己安放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况中。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

孤独不是不与人往来,而是即便身处人潮,也能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孤独不是不需要倾诉,而是即便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为自己找到情绪的出口;所以更多时候,孤独是不需要忍受的,因为孤独是用来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