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中国人特有的年味故事


春节

又叫“年节”、“大年”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到大年初一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都非常应景

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鞭炮声声作响

旧年过去,新岁到来

火红的春联寄托着人们

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自古以来

过年就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有着专属的仪式感

和各种独具特色的年俗

神州大地到处喜气洋洋

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

门上春联火红

亲邻彼此拜年

吉祥又亲热

其中

更有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

压岁钱



“压祟驱邪”

压岁钱寄托了人们

朴素的念想


说起来

压岁钱特别考验人的“演技”

这样的戏码成了过年“标配”

“拿着拿着……”

“不要不要……”

然而

嘴上说着不要

身体却很诚实



现在常常有人说

年味变淡了

以前

我们跟长辈拜年后

迫不及待地找个角落偷偷拆开心心念念的红包

现在

包红包、拆红包

都少了当初的那点味道



如今,习俗变了,习惯变了

但只要人情味在,年味就在

我们怀念的春节就在


即使相隔再远、许久不见

只要带着感恩的心道一声

新年好!

彼此间的情感便会在瞬间交融

最真挚的祝福一说出口

这个年便有了温度

这是春节里最温暖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