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死后立碑哭穷:没金没银,别挖!200年后盗墓贼挖开目瞪口呆

在古代,王室贵族为了防止自己死后陵墓被盗,那可谓是煞费苦心。最著名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地宫规模庞大,随葬品更是丰富无比,可是几千年来,盗墓贼无法进入,就是因为秦始皇陵里面有重重的机关。



秦始皇陵里面有大量的水银,一旦打开墓室,水银就像河流一样灌满整个墓室。我们都知道,大量的水银会产生毒气,使人产生幻觉中毒身亡。

在《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中就有一个类似的场景,有一次就是胡八一、胖子、金爷、雪莉杨四人被困在墓室里面,地面的水银一直往外冒,将墓室灌溉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时候,金爷就因为水银过多,吸入太多毒气而昏厥了。



千百年来,盗墓贼都惧怕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陵被发现至今,考古学家并没有将其挖掘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秦始皇陵还设置了自毁装置,如果挖掘的方式不正确,那么整个墓室都会倒塌。所以没必要做些得不偿失的事情,不然反而毁坏了宝贵的文物。

如今我们知道的皇家陵墓也不算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很多皇家陵墓都被发掘了。不过元朝时期的皇家陵墓却始终未被发现。这是因为元朝时期流行薄葬,就是以简为主,没有庞大的墓室和奢华的陪葬品,并且还会掩盖墓室的痕迹。



元朝时期,为了让人发现不了墓室的痕迹,在下葬之后他们会派人驻扎在附近,这些人主要是看守墓室,等杂草长到掩盖了墓室的痕迹时,才会撤退。所以后人很难找到元朝陵墓的位置。

以上都是古人为了防止盗墓时用的方法,不过在南北朝时期,有位将军对自己的墓室,就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防止了200年陵墓未被挖掘。



张詹是南北朝时期,魏国的大将军,他因为战功赫赫,魏国君王赏赐他很多金银珠宝。在他年迈之时,便发愁自己去世后,陵墓要怎么设置才能不被盗墓者给挖开。于是,张詹想出一个哭穷的方法。

张詹吩咐家人,在自己下葬之后,墓碑上刻下:“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尔后人,幸勿我伤”。这是何意呢?大致意思就是哭穷,说自己墓里无金无银,后人别挖!免得伤了我的墓室。



将军死后立碑哭穷的方法,确实史无前例。再加上张詹的陵墓周围很简陋,所以200年之久盗墓贼都没有光顾。但是200年后,因为民间闹饥荒,很多百姓穷得吃不起饭,就有些盗墓贼对张詹的墓室动起了心思。

虽说将军立碑表示这墓里无金无银,但不挖开谁又知道有没有呢?所以200年后盗墓贼挖开了张詹的墓室,顿时被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这哪里是无金无银,都是遍地的黄金啊!



有人觉得,张詹用哭穷的方式想要“掩耳盗铃”,但是没想到其实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