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粒米”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当前正处于备耕的黄金时期

让我们带大家看看秋天的“第一粒米”是如何“孕育”的

在大石桥市水源镇邢家村,农用翻地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机器的翻地速度很快,一会儿的工夫,6亩地就翻得差不多了。

备耕时期,不仅要对水稻苗精心培育,耕种的土壤也要经过处理。经过前一年的耕种,第二年插秧前,首先要翻地、整平,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没有秋茬,其次要泡水消毒才能进行插秧。育苗方面,农民要先在自家秧田上精心培育秧苗直至其长到15至20厘米后,再插入到稻田里。

据当地农户介绍,虽然今年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是水稻备耕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不会影响五月中旬插秧。

邢家村共有3800亩地。备耕前邢家村两委班子到各村小组,查看了排水情况,及时安排清沟,帮助村民做好插秧前准备。

一粒大米的成熟,光插秧前的准备工作就要很长时间,再经过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真的是付出了农民太多太多的劳动和心血。小编在这呼吁大家,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二三里编辑: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