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神仙居住的古代名山,是晋南第一大峡谷,三教九流在此汇聚

古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总会在许多的诗词中歌颂“神仙居所”,这些地方其实都在人世间,但是他们更愿意把这些地方描绘成天上仙境,比如山东蓬莱、崇明岛(瀛洲)、昆仑山(方丈)等,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些地方风景非常的美丽,云蒸雾绕,好似天宫仙境,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些山上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

其实在山西晋南地区也有一座山,也被古代诗人赞颂为“仙山”,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绝美诗句,这座山就是姑射山。姑射山又名石孔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属于吕梁山脉,以沟壑纵横,地貌奇特堪称晋西南第一大峡谷。

相传姑射山是尧夫人鹿仙女的诞生地,最早描述姑射山是仙山的文学著作就是庄周的《逍遥游》了,在《逍遥游》中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姑射山山势奇险,环境幽雅,奇峰异洞,苍松翠柏,青山环抱,绝对是晋南风景最优美的风景名胜区了,要说姑射山在有名的景色,那一定就是南北两仙洞了,这两处仙洞相互呼应,两洞中间横卧一条深达50米的壕沟,也即峡谷,沟南称为南仙洞,沟北称为北仙洞,两洞间深沟隔断,无法逾越。

两处仙洞早在唐代时期便被人加以开发,建起了道观建筑,此后又陆续建起了一些佛家寺庙,经历代修葺与建造,仙洞现有建筑40余处,共有房屋庙堂120多间,石窟洞70多,这些庙堂道观相间杂陈,使得姑射山成为了三教九流汇集之地。

临汾自古以来就是贤人辈出,能人异士汇集之地,唐尧建国、叔虞封唐、晋文公称霸、刘渊建汉,数不胜数的英雄圣贤在此建功立业,早在尧称帝后,他就来到藐姑射山拜见了四大贤人,在山中他还结识了自己的妻子鹿仙女,这一典故在《吕氏春秋》可见,另外庄子也曾记载了尧访四贤的事迹。

既然南北仙洞是姑射山的主要景点,几乎姑射山所有的奇景风光都在这里,那么我们就来着重介绍一下这两处仙洞,先说北仙洞,亦名佛兴寺,由50多间庙宇和30多眼窑洞组成,大推宝殿、王母阁为北仙洞的主要建筑物。大雄宝殿建于山崖半腰,卧于凹中。云雾寺景区,有象头岭、会仙台、乌龙谭、舍身崖、如意沟、鹿沟等景点。云雾寺又名照天池,现存门楼一座,上镶"云雾寺"三字。这里群峰汇聚。三面朝山,一面朝阳,一年之中,多有云雾缭绕,风雨朝夕,千姿百态,四季景色,变化多端。人们说这里春望细雨、夏看苍绿、秋赏红叶、冬观白雪,是观赏仙洞美景的好去处。

而南仙洞姑射山仙洞沟的主要景区,这里历史上曾是道教兴教之所。宋、金时的道士皇甫靖,元代道士任志真、王德仁在此修炼。元代任志真、王德仁奉国师掌教大宗师洞明真祁法旨,在此修建殿阁十数间,使三请、四帝、五祖、七真人各路神仙圣像焕然一新。明代正德年间,五台山佛教僧人在此开辟山门,建正殿,增建碧岩寺。清代同治八年又重修碧岩寺,建成西侧祖师殿、东为韦陀殿、北为观音阁的建筑格式,形成了南仙洞的基本轮廓。南仙洞山门上为玄帝楼,下是过道,二门上为乐楼,西南为过衔戏台。整个南仙洞,以兴隆寺为主,由神居洞、碧岩寺、观音阁、戏楼及70多间房屋、40多眼窑洞组成。神居洞,洞口嵌有宋代熙宁年间石碑,洞内,由彩塑、壁画、历代石碑组成。后壁有互相连通达数十米深的石洞。

此外姑射山还有观音阁、碧岩寺等景点,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碧岩寺景区,景区内有一神居洞,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三游此洞,洞内塑像89尊,有尧、四大臣、舜、禹、三仙、三请、七殿阎君、罗汉、释迦牟尼、玉皇大帝等,多为清代塑造,成为三教合一,儒、佛、道共存的局面。

“姑射真仙蓬海会。驭气乘龙,作意游方外”,这是宋人吕胜己的诗句,姑射山就像是一处逍遥万物间的仙阁瑶台,令人心驰神往,神游于外,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游览佳境。


文/老西儿侃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