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用最温柔的叙述,展现女人在社会上受到的无形压迫

小时候还有些羡慕古代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儿女成群,可长大后才明白,古代能娶好几个老婆的男人,好像并不多。无论在什么年代,金钱总是有足够的能力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女人,总是会被家庭支配人生,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女人的故事,电影用最温柔的叙述手法,展现出了女人在社会上受到的无形压迫。《82年生的金智英》整部电影都让人看得很压抑,特别是女性观众。

古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现在还有人支持这种话,认为现代女性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不可控的地步,可人人平等这简单的四个字,几千年来真的在男女之间实现过吗?金智英这个角色乍一看很幸福,结婚之后辞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正常到不能再正常,随着金智英精神山上恍惚,这种看似正常的生活逐渐走向极端。电影扔给了观众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还是那个近年来争论不休没有答案的疑问句:女人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是被迫还是自我选择?

整部影片是站在女人的角度拍摄的,在现实的逼迫下“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这从来就不是一个选择题,只是妥协罢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不止在一个国家蔓延。

电影刚开始就给了“家庭主妇”的镜头特写,抱着孩子擦着桌子,忙碌的一天看似很有意义,却遮掩不住金智英内心的迷茫。学生时代的金智英就饱受重男轻女之苦,父亲总是把目光放在弟弟身上,只记得弟弟喜欢吃什么;在路上遇到了骚扰她的男同学,父亲也怪她穿着不得体;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父亲满脑子想的都是尽快把她给嫁出去。

毕业后的金智英工作能力很出众,却没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升职目标,因为在领导的眼中,男人工作起来会比女人更方便,可笑的是这个领导也是女人,她认为女人在事业上难有建树,自以为生育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金智英在家中日常操劳家务,没人会觉得她累,同为女人的婆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日子越过越不对劲,金智英开始有了压力,这种压力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国产剧女人发泄三要素:一哭二闹三上吊,这部电影中没有类似的情节,有的只是无休止的克制,金智英很清晰地感受到了身边的压迫,却逆来顺受,压制住了想要反抗的内心。

这是她的母亲经常做的选择题,弟弟要上学,金智英的母亲就辍学打工,纵然如此,也换来了家人的冷漠,大家普遍认为这种选择不存在付出,是应该做的,但女人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所有。

为何要插入上一代人的镜头,导演想要表达的很简单:这是世代流传的恶性循环。唯一幸运的应该就是金智英没嫁给一个渣男,丈夫还是很心疼她的。

金智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对梦想的执着程度不亚于男人心中对事业的追求,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金智英重新捡起了当作家梦想,一边照顾着家庭,一边试探着能否自我回归,这已经是在充满压迫的环境中做出的最大努力了,再激进一些,就要和身边人反目成仇了。

金智英一个人的选择和改变微不足道,无法影响社会这个大染缸,所以她的反抗还远远不够,家庭、孩子……她无法抛弃一切,如若再次给她选择的机会,她会舍弃如今拥有的一切吗?答案可能很残酷,却也很现实。

电影的结尾没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但观众在欣赏这些镜头的时候却未曾有过一丝的质疑,戏剧来源于生活,这本就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事情。

韩国男权要比我们国内严重的多,据说这部电影也被很多人抨击,我想,应该是戳到了很大一部分男人的痛处。

他们不愿承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也不希望未来女性和他们平起平坐,这个过程损失最大的就是这些男人,当然,损失还谈不上,他们失去的只是从别人身上夺走的权利,用偿还一词更为准确。

男女之间的问题一直都在改善,近年来更是如此,但要想加速这种进程,应该从女性自身独立开始,若享受依赖男性带来的便捷,那平等这条路将会更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