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在行动……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广西不断补齐教育基础短板,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和充实教育师资力量,不断拓宽教育帮扶渠道,全区贫困学生教育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在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峨眉村,县文化馆派驻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刘雨壹,利用自己的特长为村里的孩子开设了传统书画课程。刘书记认为,教育扶贫离不开文化的底子,把传统文化点滴贯彻到群众中、特别是孩子们心中,是文化人的初心。

高帆是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派驻大新县巴兰村的党组织第一书记。前些年,留守儿童在巴兰村里较为普遍,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孩子们的生活、心理会受到影响。为了让家人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教育,高书记决心把村里年轻人吸引回来。她利用第一书记的帮扶经费建设厂房,引进了一家制衣企业,又动员村民来务工。以产业带动就业,群众在家门口既赚了钱又管了小孩,让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到了孩子的教育中来。

灌阳县新街镇永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少华,派出单位是桂林理工大学。2017年,桂林理工大学援建了永盈红薯粉产销专业合作社,村里的不少贫困户也实现了增收。在此基础上,李少华联系了学校专家,成立了生产线改造的工作站,并对产品重新设计包装。桂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科技优势,将高校科研项目与永富村扶贫产业相结合,拓展了教育扶贫的空间。

驻村的这几年,贺州市平桂区大明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林昊见证了大明小学的变化。从他刚上任时学生在过渡板房里上课,到2018年时新教学楼启用,这个土瑶村小学的变化凝结了他工作的心血。为了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林昊和扶贫工作队还积极寻求社会帮扶力量,在村里成立了奖助学基金。


注重激发乡亲内生动力的,还有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巴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莫艾。莫书记到任后,在村里建起了三江第一家“扶贫公益”超市。其中,孩子的教育是积分的重要内容。在扶贫公益超市激励下,老巴小学的学生成绩比去年大幅提升。在老堡乡的四个贫困村中,老巴小学学生的成绩全部都排在第一。全村也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比优争先的氛围。



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安置点,不少贫困家庭迁入后,随迁的孩子也逐渐融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学生张卢春转到罗城·深圳实验小学就读后,变得活泼开朗,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来自全县各乡镇的680名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已经在此开始了全新的校园生活。

贫困村产业发展,如何带动教育扶贫?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人们还有哪些举措?10月9日21:20,《第一书记》关注教育扶贫,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