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致命缺點!然而車廠都閉口不談!

在說正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現在的歪瓜裂棗新能源車都長什麼樣:

emm。。就是個老頭樂的合法上路版

這已經是美顏過的效果圖了

唐DM、 WEY P8 和蔚來ES8說是國內新能源標杆代表應該大家也能認同吧

簡單列舉的幾款車型大致概括了國內新能源車的入門級到高端級的產品,這些車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車子本身不具備發電能力,只能在剎車、滑行的時候回收點能量進行充電。

這有什麼問題嗎?再來看一張圖:

這是鋰電池的放電曲線圖

在整個放電過程中鋰離子電池的電壓曲線可以分為 3 個階段:1)電池在初始階段端電壓快速下降,放電倍率越大,電壓下降的越快;2)電池電壓進入一個緩慢變化的階段,這段時間稱為電池的平臺區,放電倍率越小,平臺區持續的時間越長,平臺電壓越高,電壓下降越緩慢。3) 在電池電量接近放完時, 電池負載電壓開始急劇下降直至達到放電截止電壓。

簡單來說,鋰電池過低電壓(放電過度了)、過高電壓(充太飽了)都會影響壽命,鋰電池最好工作狀態就是維持在它的放電平臺區

理論知識科普完了,那麼再來看看上面的新能源車都有什麼致命的缺點:

電池容量就這麼大,消費者買車就看續航里程,怎麼辦?

好辦:

提高充電電壓,讓電池電量足一些!降低電池低壓保護值,讓電池再多撐會!提高充電電壓,吃飽!降低保護值,多跑!


在入門級的電動車裡絕大部分都是這麼簡單粗暴,企業都是要追求利潤的,國家補貼是按著續航里程給的,至於對電池壽命的損傷,等過幾年再說吧!

所以前陣子爆出的《首批新能源車主現狀:新能源車你買得起,修不起!》售後人員說車子享受國家補貼,但是電池是沒國家補貼的,對不起,要修只能是這個價。

不修,車子只能跑個幾十公里,還不如外賣車跑的遠;

修,一臺新車才幾萬塊,修個電池也要幾萬塊,你怎麼選?

賣?不修好,幾十公里續航的電車誰會買?

最終給車主帶來的是左右為難的煩惱……


高端產品會好一些,但也只是一些

比如唐DM有BSG,WEY的P8可以在剎車、滑行的時候給電池回收一些能量,實在到了低壓保護了就直接發動機驅動,但是這種操作會讓車子在市區行駛的時候油耗和燃油車沒有差異,排放依然嚴重,對環境依然不友好。

蔚來ES8則在非常尷尬的情況,它沒有發動機可以在沒電的時候驅動,也不屑於入門騙補老頭樂那樣放棄品質。蔚來ES8讓電池儘可能在放電平臺區間工作,不過充,也不過放,做一個優秀的乖孩子,只是苦了車主:車子每跑250公里的時候就要犯續航焦慮症,要知道這車NEDC工況續航里程僅僅為355公里而已,在夏天開個空調、冬天開個暖氣,能跑300公里都是開車習慣優秀的老司機了!按一個家庭用車一年20000公里算,一年要發生將近100次續航里程焦慮,平均3.5天要焦慮一次,這用戶體驗始終是ES8永遠抹不去的痛……

下一篇給大家講講有個品牌的新能源車設計的非常巧妙

解決了電池怕過充怕過放和解決冬天衰減

關注我,下次給你揭曉


對於新能源車您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