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季 | 60家公司账面现金比市值多,这是价值低估的信号吗?

老话常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危机时刻,手持现金心里不慌。

今年A股一季报全面披露之后,有60家上市公司出现账面现金高于市值的现象——在传统认知之中,这本应该是一个价值低估的信号。

但如果想当然的以为这里就有黄金坑,那么结果就是很可能被坑。

知势研究局在上面的表格里面列举了一部分账面现金高于市值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可以看到,领衔的是中国电建、中国建筑等基建龙头,紧随其后的是券商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说,行业特征非常明显。
其中,基建龙头之一的中国电建目前手持现金达到940亿人民币,总市值仅有546亿;差额近400亿。而行业龙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同样在榜。

差额比例最大的华发股份是房地产开发商,手持现金372亿,总市值仅有142亿,市值仅是账面现金的4成左右。

一些中大型券商也密集出现在这个名单上面,中国银河、光大证券、兴业证券这些在行业里面排名中游的券商,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以上的现象说明一点:这几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如此大面积出现账面现金高于市值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虽然看起来市场给这些公司的估值打了相当大的折扣,但也不能说存在特别明显的低估——市场也许有它自己独有的逻辑存在。

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何问题呢?

这些上市公司虽然都分属不同的行业,但从商业模式上看,有好几个关键点是相通的——在资产负债表上,它们都是典型的高杠杆负债经营的企业;而类似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还有一个经营特点,那就是需要长期垫款经营,对资金甚是饥渴。

如果把这些公司的现金流列出来看,就不难发现为什么它们账面上要长期趴着巨额现金了。以上面提到的中国电建为例,虽然账面现金高达940亿,但每个季度要花出去的钱也同样动辄千亿。一年里面有三个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都是负的——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到头,有9个月都是垫着钱做生意,只有年底结总账才能看到是赚是赔。

基建企业如此,房地产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再看看负债,就不难明白上述公司这几百亿的现金是怎么来的——以华发股份为例,一季度末账面现金372亿,但短期借款有151亿,长期借款高达600亿。

看到这里,知势研究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虽然账面现金曾经是衡量企业市值是否低估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A股,它可能已经失效了。

这里面涉及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重要概念,那就是现金质量。

现金可以动用来投资显然是很重要的,对此,巴菲特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那就是自由现金流。无独有偶,刚刚巴菲特股东会上披露了伯克希尔目前账面现金达到了创纪录的1373亿美元,相当于9500亿人民币,和A股公司对比,正好拿来做科普。

巴菲特的这一现金水平,相当于A股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头三名的总和,它们分别是中国平安、中国建筑和中信证券。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些企业都有巨大的资金运营兑付刚需。而伯克希尔作为一家投资型的公司,它的账面现金理论上几乎是全部可动用于投资的。


简单总结一下,A股公司虽然也存在大量手持千亿现金的主,但它们的现金质量相对不佳,负债高企同时现金流相对紧张,以至于自由现金流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这也导致了市场越来越来倾向于给高负债的企业低估值——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那样,如果想当然的以为这里就有黄金坑,那么结果就是很可能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