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偷东西,家长先别打骂斥责,当心会对他造成心理阴影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树立自己的三观。从刚开始的懵懂无知,到一个精明能干的优秀少年,尤其在金钱观念上,他们也需要父母一点点的来帮助和认知。如果在这方面家长教育不到位的话,很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没有经过你同意随便拿了家里的东西或者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会大发雷霆呢?尤其是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会偷偷的从家长的钱包中拿钱,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想每一位父母都不会非常镇静,他们在失望之余,可能会愤怒地对孩子进行训斥。

在孩子偷东西时,如果当场被抓住,你将会怎么来教育他呢?

很多家长面对这个问题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但是父母对孩子都是希望他们越变越好。在这时我们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是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了问题。

家里条件非常好,孩子们这样做是否有什么苦衷?

在这时不要着急去训斥他,也不要用有杀伤力的语言去讥讽他,否则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阴影。

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呢?

一、对于年龄小的孩子

孩子在6岁以下偷拿东西,和大一点的孩子偷东西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家长不要混淆在一起。年幼的孩子,他们在这方面没有正确的意识,也不会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错误,如果他这样做的话,家长就要及时的去教育他,没有经过别人同意拿东西,那是不对的行为。

当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有了这种行为要及时的去制止,并且要教会孩子说对不起。这样不问一声就偷摸的把东西拿走,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但是不要肆意的给孩子贴上一个偷窃的标签,只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件事情是错误的就可以了。

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

孩子超过9岁以后,他就会有自己的思维,自己认识事物的一种观点。如果从父母那里或者从他人那里偷拿东西,家长要认真对待这个事情。

1、他犯错误拿来的物品坚决不能保留

偷拿别人东西,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家长要及时的予以制止,并且做出鲜明的动作,让他知道拿回来的东西坚决不能保留,因为这样的话会让他有一种家长容忍的思想,对他的以后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从家长的行动中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通过拿别人的钱或者东西会永远得不到回报

2、要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当孩子偷摸从商店中拿回来东西时,要强行的让他把东西送回去,父母就会担心会被商店罚款或者警告,因此而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很多家长就会在此时给孩子一个惩罚,用这种家庭的小惩罚来结束这件事情,但是孩子偷来的东西则会保留下来。

这样的做法在无形中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从商店中偷的东西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一点成绩就可以了,再以后也不会及时的给他敲醒警钟,所以专家们给出建议,必须让孩子把东西送回去。当然了,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跟孩子的年龄和拿的东西价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但是家长要权衡利弊,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未来,有必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3、及时发现制止孩子的坏习惯,并且弄清楚原因

如果孩子经常从家里拿走大量的钱或者是贵重的物品,家长们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看看他到底把这些钱花到什么地方去了。也许这正是他们养成坏习惯的时刻,比如把钱花到抽烟喝酒上,或者是赌博上面,这种迹象一旦表明出来,父母要坚决的去制止。如果力不从心的话,就要寻求专业老师的指导了。

三、当孩子这种偷拿东西的行为一直在继续时

孩子的有些行为可能一时半会儿无法改变过来,就像从家里拿东西,即使再怎么惩罚他,再怎么去说服教育,这种情况一再发生,那家长们就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解决了。为他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并且确保家中的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尤其是钱包,直到孩子懂得了事情的利弊,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才好。

四、不要给孩子的行为烙上一个“偷”字

当家长知道孩子从家里拿了一些东西或者是钱,千万不要用偷这个字来形容他。如果只是一种猜测,家长在问孩子时他也坚决否认,那么这个结论更是不能下了。除非当场看到,否则不能用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在这时家长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找到其中的原因,并且正确的去引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也会因为受不了诱惑而走上歧路,我们做家长的在这个时候要有一个监督的作用,及时的把他们从歧路中拉回来,才能保证他健康顺利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