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跃居票房榜第二,符合价值观的作品才能成功?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目前已经超越了原本排在第二名的《流浪地球》,将《流浪地球》挤到了第三名,成为了中国电影史票房榜的第二名。这也是动画电影在我国前无古人的成绩最好的一次。(笔者私心里是为《流浪地球》鸣不平的,所以下面的言论可能会带有主观色彩,各位看官见谅)

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早几年一部同样很火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也是在当年的7月份上映的。那时候,大概有很多外国人不懂为什么这部电影在中国会这么火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成年人去看动画片。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英雄有很多,而我们,500年来就这一个。在这么久远的时光洪流里,我们只得一个孙悟空。

但大圣这部电影,只能说火了一阵,成功是成功的,但仍然显得火候不够。

而且,可悲的是,大圣的形象,在这几年已经被消费得过于泛滥了。某些庸碌的导演、演员、制片人,根本就是在糟蹋大圣的形象,消费观众的热情。还有一些编剧根本没有理解大圣的真正让人动容的地方,甚至强行给大圣加各种感情戏,真是令人气愤又无奈。

到头来,让人们对孙悟空三个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不是大圣的过错,但结果却要大圣这个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来背负。

话说回来。哪吒和孙悟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反叛之心。孙悟空大闹龙宫天宫,偷吃金丹蟠桃;哪吒闹海屠龙,割肉剔骨。这对于接受儒家文化熏陶、普世价值观教育的我们来说,是反叛的,是大逆不道的,但或许也正是因为他们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他们的形象才一直深深地被我们记住。

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很多剧情都做了改编,李靖成了最疼爱哪吒的慈父,敖丙成了哪吒最好的知交。这部电影中的哪吒,无疑是比神话传说中的哪吒要幸福的。李靖对他的父爱厚重如山,也是这份爱唤醒了他;当百姓都害怕他、讨厌他,他的身旁还有懂他的好友,身后有疼爱回护他的父母。

那为什么同样是改编,大圣那部电影的水花完全比不过哪吒?

因为如果你是中国式家长,你不会想让孩子成为大圣那样的人,他太超脱了,也太悲情了。更无法想象你的孩子像神话故事里的哪吒那样,削肉剔骨,红莲重生。你甚至不会希望你的同事、下属、上司是像他们那样的人。

但《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仍然叛逆,但他不会削肉剔骨还给父母,因为父母爱护他,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叛逆的外表下,是柔软善良的内心;而民众们害怕他、畏惧他,是因为他的强大。他的成长,跟红莲重生没有关系了,是从他自己的内心出发的。而这恰好是父母们最想看到的孩子的改变。

尽管我并不喜欢这种改编,但无疑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至少票房是。试想一下,也没有哪个父母,带孩子去电影院看哪吒的时候,会想听到“我把我这一身骨肉都还给你”这种话吧。可能是为了艺术而改编,可能是为了妥协而改编,也可能是为了核心价值观而改编,大圣依然是那个大圣,那哪吒又是否仍然是那个哪吒呢?


大圣的梦想从来不是成佛成仙,而是回到花果山当他的美猴王,而哪吒,从来不是想证明自己有多么强大,而是渴望获得认可。神话里的哪吒也好,电影里的哪吒也好,到最后,陈塘关的百姓们都不是真的尊敬他,而只是畏惧他。就像大圣最后取回真经,却成为了他最不想成为的样子。

这种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或许也正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真正英雄的最大不同之处吧。

△我最新的快乐源泉!有毒好玩停不下来,安卓iOS双端互通,全球同服,任意应用商店搜《战区英雄》你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