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哥”刑满出狱,网红公司纷纷签约:错误价值观对娃影响太大

打工是永远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说出这句话的人,2016年因为偷电瓶,第四次被判入狱。


01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周某回应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就是偷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进看守所感觉像回家一样,在看守所里的感觉比家里感觉好多了!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里面的!”

他本人也因为这番话一炮而红,虽然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很多人都将他“不可能打工”这句话做成表情包和鬼畜,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还给他安上一个“窃格瓦拉”的外号,把他当做“精神领袖”。


不久前“不打工哥”出狱,在监狱门口等待他的不仅仅有家人,还有若干家网红经纪公司开着保时捷和玛莎拉蒂等豪车去到现场接人,他们想把“不打工哥”打造成网红。


“不打工哥”的一个兄长称,有30多家类似的公司接触过他们,200万、300万的签约价都有人提过,最终以1500万年薪签约四川攀辉影视。


高价哄抢一个有抢劫、盗窃前科的人,现在的人已经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了吗?

如果这样的人签约成功,会给人们输出怎样的观念?会不会造成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扭曲?

02

现在的时代似乎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你的身上有可利用的价值,就会有人抛却道德底线来捧你,这样毫无价值的流量虽然最终都会被淘汰,但是它存在的时间里却会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不公。


成年人会觉得如果一个盗窃犯都可以这么轻而易举的翻身,那么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又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个社会对努力的人总是那么地不公平?


孩子会觉得,既然一个盗窃犯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名气、金钱,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在学校学习?为什么还要如此辛苦地参加考试?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我自己一炮而红,名利双收?

近两年,新兴职业的发展,让孩子的价值观越发容易受到影响,很多孩子没有能力全面的认识到一个职业背后的辛酸和付出,他们看到的只有被营销团队包装和策划过的那个光鲜亮丽的人,他们追捧,他们向往,他们想成为。

03

当孩子陷入这种渴望一步登天的漩涡当中,随之而来的便是父母的严厉批评,周围大人的批评与否认,于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激化,家长越是严格制止,孩子就越是想要成为一名网红。


就像“大于众学App”导师、艺博教育创始人戴东老师在《孩子想当“网红”,家长应该怎么引导?》这段视频中所说:

“孩子的梦想往往并不可怕,让人担心反而是我们大人激烈的、错误的反应。”


在孩子的价值观里,他们总会以自己看到的最好的人为榜样,希望可以成为他们这样的人,无论孩子是想要成为科学家、医生还是明星、网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一个职业,分辨一个行业的好坏,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孩子能够全面认识到某个职业的好坏和背后的辛酸之后,相信孩子们也能够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坚定自己的梦想,并且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梦想,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


——End——


父母是孩子梦想的掌灯人,

也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


你家孩子的梦想是什么呢?

孩子有没有说过自己想要当网红呢?

你是怎么看待孩子想要成为网红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正确

引导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