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国家队,高!喜剧顶流配,硬!口碑,又高又硬

今年的国庆节是特别的,一是祖国诞辰,二是中秋佳节,国与家的情绪在每个人的心头萦绕,于是看一部应时应景的电影再合适不过。纵观整个国庆档的影片,最应时应景的无疑是这部《我和我的家乡》了。张艺谋监制、宁浩、徐峥、陈思诚等导演,黄渤、葛优、范伟、邓超、沈腾、王宝强等主演,妥妥的制作与幕后阵容国家队,喜剧顶流一齐聚!一张电影票的费用,五部电影阵容的回馈,值!什么?现在已过了看电影只看明星的时代?那么我们来看评分,豆瓣7.6,猫眼9.3,口碑国庆档电影第一!这就是顶尖硬货!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收获31亿票房,猫眼口碑9.7,真正引发了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裂变效果,让所有人发现原来这种题材的电影还可以这么拍,还能这么好看。如今,该影片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来了,奇迹续写。从选材角度来说,国家的情怀是具有全民共通性的,而家乡的情愫却各有各的不同,如何将乡愁拍好难度无疑更大。从结果来看,影片的水准并没有辜负它的纸面实力,且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在历经影视行业的寒冬后,这样一部电影,这样一群电影人证明着:下半年,电影将重生。

影片分5个单元组成,每段故事我们都分别来评点。首先是宁浩执导的《北京好人》,这次葛大爷饰演的张北京从“祖国”来到“家乡”,不仅能让人在情绪上实现两部影片的连续性,而且还使角色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立起来,高!在影片中,葛大爷依然是那位颇为市侩的小人物,为了帮表舅看病用自己的社保费,由此用了一招偷天换日后,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爆笑故事。整体风格上,这段戏有很多北京特有的地域性包袱,同时聚焦现实题材,落脚点又是农村医疗,很有意思,为整部影片打好了开门红。

陈思诚《天上掉下个UFO》,这个故事较《北京好人》更为戏剧性,更为夸张。这很符合陈思诚的执导风格,加上王宝强与刘昊然这对“唐探CP”,以及黄渤的喜感,欢乐中透着探秘,情怀融合着思考,让人笑在其中。而《回乡之路》则是带有强烈邓超与俞白眉印记的作品,这次两人不仅搞笑,而且让人在笑过之后会有思考。邓超饰演的乔树林表面看起来世故油滑,实则却是一个带领乡亲致富,百折不挠的好人,这个剧情反转与人物性格过渡被邓超诠释得很自然,能够闹得起来,静得下去,哭得出来,真的是位好演员。

总结起来,整部影片风格可以凝练为两个字,笑中带泪,将两种特质呈现到妙至毫巅的还当属《最后一课》与《神笔马亮》。前者非常好哭,相较于其他章节,《最后一课》的人物架构更为完整与有机,一个核心:范伟饰演的老师;多个支点,他的儿子与曾经的学生们。身患老年痴呆的老范,记忆只停留在了30年前的最后一课。为了帮他康复,他的儿子与曾经的学生们开始实景还原那最后一堂课……这段戏在情节上来说并不复杂,甚至非常简单,但导演却用了静水流深的手法,大量的细节描写与意象植入,加上时空穿梭的蒙太奇运用,就像是手握控制观众泪点的遥控器一样,时而让人笑,时而让人哭,仿佛将我们的思绪都带回到了每个人曾经的那堂最后一课。

当颜料盘在大雨与泥泞中打翻,随河水冲击顺流而逝,我们的青春与回忆、师情与童年,也恰如这些颜料一样,随着时光河流的冲刷而逝去,失去……真的太好哭了。

当然,最能够让人“笑出腹肌”的故事章节还要属闫非与彭大魔导演的《神笔马亮》。这里先不说沈腾、马丽这组黄金CP,且说两位导演真的极为默契,恰似喜剧心理大师与人体科学大师一般。观众哪里是痒点,哪里是痛点,哪里是泪点,他们了然于胸,且在节奏、风格、细节上做得恰到好处。他们有种独特的“魔力”在于,能够让你有看舞台剧般的临场感、立体感与喜剧感染力,他们好似让演员和观众之间隔阂着的银幕消失了,极有代入感。即使你猜到了笑点在哪里,知道了这个梗,但你就是控制不住的会笑,这就是功力。

国庆档,我最看好这部《我和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