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感到迷茫,过得并不舒适,这篇文章建议看看

大家好,欢迎来到“晨曦聊历史”,今天小编和大家聊的是关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然后通过历史中的人物来折射出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今天小编在论坛上看到这么一篇帖子:“男人30多岁一事无成,很迷茫!该怎么办?”的确,这个话题是很大一部分人所关心的。因为随着年龄不断的增长,作为男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内心是特别迷茫的,小编深有体会。所以小编才写了这篇文章,来告诉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一定要坚持下去,“不抛弃,不放弃”!

小编讲的这位历史人物是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刘邦从小家境贫寒,并且不喜欢劳作,因而常常被他的父亲责骂一番。但是刘邦他极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善交游,为人大度,心胸豁达,且能仗义行事,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极难得的领导才能,属于优秀政治家必备的良好素质。

当年,刘邦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虽然他的职务低微,但是他却有鸿鹄之志。他每天除了处理自己的事务之外,他还广交朋友,为自己以后的霸业做好了准备。刘邦曾经投奔过信陵君,可惜好久不长,信陵君一死刘邦又回去当他的泗水亭长。黄天不负有心人,秦皇要修秦皇陵,需要大量的苦力,刘邦的差事就变成给皇家输送苦力。可是有一天刘邦召集的苦力不符合要求,于是刘邦就携带这些人躲藏了起来。直到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占据了陈州。刘邦才现身集合了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了沛县等地,成为了沛公。

那时候的刘邦兵力和财力都是十分微弱的,实力和其他起义军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刘邦没有因此消沉。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于是他广施恩德,招兵买马,慢慢的他的实力强大起来。公元前209年10月,48岁的刘邦一心想成为霸主,推翻秦朝和战败项羽,于是用了很多方法,一点一点的朝着这个目标推进。

当刘邦和项羽的约法三章,夺取关中之后,项羽想要杀了刘邦,特意设立了“鸿门宴”,但刘邦凭借自己的聪明和胆识躲过了一劫。下面的事情大家都应该知道,楚汉之争,以项羽“乌江自刎”结束。大汉王朝最终也建立了起来,刘邦开始休养生息,以“仁政”回馈百姓。这基本上就是刘邦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有志者事竟成”是有一番道理的,只要我们一直有一个目标,不断的提升自己,最后终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最后,小编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帮助你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欢迎朋友们留言关注,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