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圣女贞德

贞德是出生于法国杜列米村的普通农民女孩。她从小受到亲人的影响,信奉天主教。在贞德童年时期,她就曾亲眼目睹英军在自己的家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那时起,贞德的心里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她发誓一定要将英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家。长大后,她毅然参加了家乡人民抗击英国入侵的抗敌团队。在战火的历练中,贞德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场指挥员。在国家危难之际,贞德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当时很多大臣对这个自不量力的弱小女子都嗤之以鼻,有人甚至不肯让贞德觐见查理七世。贞德无奈下只好女扮男装,向朝野大臣慷慨陈词,大臣们最终被这个姑娘的勇敢和执着打动了,带她去见了查理七世。贞德以自己对国家的忠心和抗敌的决心说服了国王,取得了军事指挥权。于是,年仅18岁的贞德率领着六千大军前往奥尔良。贞德的故事感染了国人,一路上,自带武器加入队伍的贫民越来越多,贞德的军队不断壮大。

1429年4月29日,贞德的队伍终于抵达了奥尔良城。她带领军队一举冲破了英军的层层围困,和城里的队伍会合了。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贞德认为只有攻下土尔斯堡才能解除奥尔良城的压力。5月7日凌晨,贞德率部队向土尔斯堡发起了猛烈的连环攻击,她身先士卒,置生死于度外。所有士兵不得不放弃了围困奥尔良城,引兵北去,奥尔良城最终化险为夷。奥尔良城摆脱困境后,贞德主张立刻收复巴黎。然而查理七世害怕贞德功高盖世,只是表面上支持,实际上却不提供任何援助。最终,贞德攻打巴黎的计划也化为泡影。

1430年5月,贞德在康边城和英军孤军作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落败。驻守在康边城的法国军队为了防止英军入城,竟然关闭城门,使贞德无路可退。最终,贞德也被英军俘虏,不到20岁便为国捐躯。

贞德是法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同中国的花木兰和穆桂英一样,她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她慷慨就义了,但她的精神鼓舞了法国民众的士气。人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最终将英国军队驱逐出境,收复了失地,结束了这场百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