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洪庄镇:“洪庄模式”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中国江苏网4月18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徐清锋) “真没想到,这个新型农村社区一期项目现在已经全部封顶。我以为受疫情影响,施工速度会放慢,我们不会按照计划的日期进行搬迁,现在不用担心了,都已经封顶了,离我们搬迁入住的日子又近了。”塔桥村的苏大爷来到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地方看到楼房封顶的场景高兴地说道。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也是洪庄镇决战2020、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洪庄镇积极抢抓机遇,按照“宜居、宜商、宜业”定位,围绕“生态宜居、公共服务、商贸经营、产业园区”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新型农村社区一期项目占地47.5亩,计划总投资7900万元,建筑面积31796平方米,设计多层住房140套(4栋),低层住房58套(13栋),共计改善农户198户,目前已全部封顶。至2022年,规划用地450亩,共可改善农房1400户,努力让更多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洪庄镇党委书记单华昌说:“我镇的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按照三年规划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2019年,全面完成洪庄村新型农村社区一二期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东洪庄自然村村民全部入住;开工建设塔桥社区和阳光社区一期,年底主体已经竣工,现在也完成封顶,主要安置塔桥一组和四类人员,对沟南村、陈西村和陈栈村规划2个集中居住点。第二步,2020年,开工建设洪庄镇阳光新型社区二期、连湾村新型社区、车站村新型社区、十里村新型社区和双桥村新型社区,主要安置撤并自然村和四类人员。第三步,2021年,开工建设洪庄镇阳光新型社区三期和洪庄村新型社区三期,主要安置全镇符合宅基地条件人员和西洪庄自然村。”

系统谋划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系统化推进新型社区布局选址、户型设计、房屋建设、配套设施等,实现镇区居住、产业、功能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摸排,全镇共有平房2700余户,占总户数的33.6%。部分村庄因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基础较差等原因,有改善住房条件强烈愿望的1400余户(其中7个撤并自然村780户)。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分步规划实施推进。分管城建工作的副镇长姜涛说:“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8月份搬迁入住。5月份,将启动占地51亩的二期阳光社区256户农房建设。待7个社区建成,镇区人口将增加约6000人。”

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亮点工程。与国有投资平台福如东海公司合作,社区住宅均为框架式建筑结构,户型安排灵活多样,可供搬迁户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在内部,建设公厕、污水处理、停车场等;在沿街,配套商业用房作为居民创业中心;在社区对面,建设医养综合体、小学等,促进优质资源集聚。政府前期积极参与和引导,重抓社区环境整治和文明乡风养成,让老百姓改善的不只是住房条件,改变更多的是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在退宅安置方面,镇长唐兴凯说:“退宅安置并进,效益民生兼得,三批次有序安置。首先,优先安置7个撤并村农户,采用宅基地置换模式,以建筑成本价出售,对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农户,给予一定奖励;其次,面向全镇有改善住房需求的农户,进行宅基地置换安置,以建筑成本价出售;第三,对无宅基地且有住房需求的农户,以结婚适龄青年为主体,以略高于建筑成本价出售。”

另外,围绕新型社区配套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分管工业的人大主席王冬华介绍说:“在整个新型社区配套产业园区里面我们招引了贝达制衣、硕联电子、新希望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可提供2000余个工作岗位。老百姓出了家门进厂门,方便群众宜居宜业。”

“结合此次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将对退宅还耕的土地,与村庄闲散地、道路、废弃沟塘等进行综合整治,预计可整理的土地将数倍于集中安置用地面积,走出一条改善农民住房与推动村集体增收并进的洪庄之路。”单华昌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