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入门:卦爻辞的解读,揭开神秘的面纱

《易经》不是迷信,是哲学!
《易经》有战略思维统筹人生,也有战术方案解决问题。《易经》是对人性及客观规律的总结,是既可以“高瞻远瞩”又可以“就事论事”的实用之学!


易经文章配图

《易经》的学习过程中,六十四卦的卦爻辞是很多初学者心中不折不扣的梦魇,也是迈向更高境界的最大一只拦路虎,更是通往“无字天书”的必由之路。

网络上,有人认为只要认真将卦爻辞内容的含糊不清的古文彻底解读成清晰的白话文就能接近《易经》的本源,这根本就是个谬论,毕竟,六十四卦卦爻辞终究只是个进入更高层次的门户,而不是真正的内核,了解六十四卦卦爻辞只是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却绝不能由此就真正参悟《易经》的真谛!

即使如此,六十四卦卦爻辞仍旧是《易经》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对卦爻辞进行必要的解读呢?

易经文章配图

“万事开头难”,很多事情的发端不仅艰难,甚至足以影响之后的发展进程,很多卦的初爻在“时序”上也符合这个原理,比如《师》卦。

“师”代表军队的出征、作战,而所有能征善战的军队都必然军纪严明,毕竟,这是能战而胜之的第一前提。

《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师》卦在初爻时就遵循了“时序”的原则,既然是军队出征,首先就要做到军纪严明,而初六的爻辞也正符合这个原则。

易经文章配图

历史上,孙武为吴王操练宫女,刚开始时,宫女们都是一副敷衍了事的样子,孙武立刻斩首了两个为首的吴王宠妃用以严明军纪,接下来的过程中,宫女们全力以赴的操练结果得到了吴王的认可。

同样是初爻,《蒙》卦也有类似的情况。

《蒙》卦,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看,启蒙教育是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早期的启蒙教育直接关系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儿时的启蒙教育常常决定了一个人在道义上的人生走向。

易经文章配图

在现实中,有些人受到的教育并不多,但人品却极好,这多数都是因为其父母为人质朴,在道德上为其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和引导。而有些人即使考上大学甚至更高的学历,也仍旧会作奸犯科,这其中也难免有早期启蒙教育失败的原因,并且极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代表启蒙的《蒙》卦“时序”中,最初的初六也重在对人生观念的导正,因为孩童缺乏足够的理性,所以,一旦在观念上有所偏差,哪怕棍棒相加,也要及时校正,令其重归正轨,“利用刑人,用说桎梏”正符合这个说法。而如果放任不管,就会“以往吝”。

易经文章配图

站在“位阶”的角度上,我们也可以来解读一下《观》卦。

《观》卦,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观”者,看也,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风景,正如社会上不同高度的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初六处在卦的最低位置,分明是站在最低处看世界,孩童同样处于人生中起步的阶段,用“童观”对应初六是理所当然的。孩童仍旧处于蒙昧的状态,对于孩童们而言,站在最低处看世界本就符合孩童的实际情况,但却不符合成年人的格局,所以,小人无咎,君子吝。

易经文章配图

关于六十四卦卦爻辞的解读,不仅要考虑时序、位阶,还要考虑卦势、中正、乘承比应,乃至于内外卦、内外互卦等多种因素才能够从整体到细节进行最为全面的解读。如果想做到深入解读,只有大量阅读《易经》解读类书籍才可能做到,而若无法理清各种书籍中纷繁交错的思路,那就只能乱入其中,甚至迷惘终生了。有鉴于此,我的文章也只是提供一点点思路,若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值得欣慰了。

感谢阅览《明境国学》

您的关注转发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西化侵蚀传统,文化急需重振!

以《易经》为纲,传承经典,复兴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