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的八十年,回忆里的快乐,用心看完

《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一部动画,该片由威廉·汉纳、约瑟夫·巴伯拉编写,弗雷德·昆比制作,首部剧集《甜蜜的家》于1940年2月10日在美国首播 。

《猫和老鼠》以闹剧为特色,描绘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汤姆和杰瑞猫鼠之间的战争,片中的汤姆经常使用狡诈的诡计来对付杰瑞,而杰瑞则时常利用汤姆诡计中的漏洞逃脱他的迫害并给予报复。

感动往往在一瞬间,就像猫和老鼠,他们争斗了一辈子。多年后,汤姆猫老了,主人再也不喜欢他了,新来的小猫咪也欺负他,一天他们再次把汤姆的食物丢出门外。汤姆已经没有力气跑了,他迈着年老的步伐出去捡回那一块沾满灰尘的奶酪,轻轻地放在墙角那结满蜘蛛网的老鼠洞前,即使他已经不在了。

最近在整理歌单时,翻到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听了许久,还是那熟悉的旋律。

这首曲子曾出现在《猫和老鼠》里的其中一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汤姆的每个音都踩在了琴键上,不仅指法准确,音乐节奏也能对上。

这一集成为奥斯卡的最佳动画短片

实际上,《猫和老鼠》里有大量的古典音乐,像肖邦的大圆舞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

里面涉及到的任何专业动作,像乐队指挥、弹钢琴和舞曲这些,在前期就得规划好整个音乐节奏,确保每一帧都能丝毫不差地演奏出来。

也因此,猫和老鼠在历史上拿了7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是动画史上无可超越的巅峰。

经常会有人拿《猫和老鼠》和《喜羊羊》去作对比,其实两者没什么好比较的,因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1940年至今,旧版的《猫和老鼠》做了160多集。一部7分钟的动画,全体人员平均要花费半年时间才能做好,最长的一部甚至要18个月时间制作。

动画师助手在画中间帧,平均一部动画有1.5万张中间画,动画师会用自己的表情来作参考,

用在赛璐璐上的所有颜料都要被仔细地混合在一起,音效师有时候要亲自配音,现编一个音效如此耗时的制作流程,得以从一些小细节看出团队的良苦用心,

像一幅幅精美的背景:蓝布上的详细机关、放在冰箱里的各种美食:

杰瑞的床用沙丁鱼罐头做成,沙发是缺了口的茶杯,书柜用烟盒做成,椅子用的是火柴棒:

相比之下,《喜羊羊》用10年时间出了1500集动画,平均一年下来有150集,也就不能苛求如此流水化的商业作品,能有“十年磨一剑”的质量了。

《猫和老鼠》之所以受欢迎,还运用了许多哑剧元素,能用肢体语言表达的,就绝不开口,通过各种夸张的动作来引人发笑。

作为一部17禁的动画,汤姆在里面遭到了各种夸张的酷刑:

天道好轮回,杰瑞也经常被汤姆捉弄:

斗牛犬虽然身体强壮,智商却经常不在线:

线性思维,直来直往:

又或者这样:汤姆和杰瑞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组合。有杰瑞的存在,汤姆才不会被赶出家门,或者被机器猫所代替。

从内容来看,汤姆是永远抓不到杰瑞,灰太狼也永远抓不住羊,但两者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网上有一段评价:

杰瑞每次逃脱,几乎都用夸张到明显不可能的办法,观众也知道这是纯粹的夸张和搞笑,大家就被逗乐了。

而喜羊羊的逃脱,总有一些道理可言,但讲出来的道理根本就是扯淡,颇有一种“政治正确”的感觉,即羊就不该被抓到,随便找个道理来塞住你的嘴。

再过几十年,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记住羊村的一群羊了,它们也注定没法成为一代经典。

看完《猫和老鼠》后,总体上属于喜剧,唯独有一集是悲剧,让人印象深刻。

汤姆喜欢上了一只白猫,陷入情场不可自拔,甘心当一只玩物,哪怕被白猫弄出一张驴脸。

杰瑞作为旁观者,知道白猫在玩弄汤姆的感情,想要阻拦他,却无济于事。

有一天,汤姆碰到了一个十分有钱的情敌。

为了和情敌斗争,汤姆买了一束花上门,却来晚了。

原来,情敌直接送了一大团玫瑰花。

汤姆赶紧拿出一瓶香水,想笼络芳心。

然而门外一阵轰隆,原来汤姆的情敌用车运来一大罐香水。

为了捍卫爱情,汤姆倾尽所有买了一个钻戒,很像一个赌红了眼的赌徒。

他将钻戒递给了白猫,只是上面的钻石实在太小,白猫只能拿出放大镜来观察。

后来,白猫贴心地拿出护眼罩,打开情敌的钻戒,瞬间光芒四射。

为了买车,不甘心的汤姆签了一份312个月的贷款合同,112%的利息,包括一只手臂和一条腿,以及愿意卖身为奴二十年。(果然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终于,汤姆开着一辆有点散架的车来到白猫面前,满心期待地看着她。

此时,汤姆的情敌又出现了,驾驶着长达数百米的汽车,直接将汤姆撞飞:

汽车走后,只留下迷茫的汤姆和一堆弹簧。

此后,汤姆一蹶不振,整日酗酒(牛奶)。

最终被人遗忘,幸好被杰瑞看到,挽救了汤姆。

突然,一辆跑车驶过,溅了他们一身水。

原来是情敌载着母猫要去结婚了。

这就是一只伤心猫的故事,杰瑞在旁边感叹:我永远不会失恋。

碰巧,一辆跑车从旁边驶过,杰瑞看到自己的女友竟然坐在别人的车上......他们也要结婚了。

两人垂头丧气地坐在轨道上,远处传来了隆隆的火车声......The End

小时候看到这集,我便意识到贫富差距是怎么一回事了。

网上有一条令人感触的评论:小时候看,你只是路人;长大了再看,你有可能是主人翁。

如果你看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就不会认同“《猫和老鼠》的水平甩掉中国100年”之类的说法。

《大闹天宫》里有充满如意云纹的中国神话特色:

也有山水园林相映成趣的天庭、以及鬼怪遍立的瑶池:

还有模仿京剧表演的生动打斗:

以及从视线角度上表现出的不畏强权,用高大伟岸映衬渺小的反差效果:

如果你再仔细挖掘,会发现上世纪的许多国产动画,无论是《魔方大厦》的诡异阴森,还是《黑猫警长》的暗讽隐喻,都藏着一丝独立和不屈,是那个年代的大师在疯狂呐喊。

《猫和老鼠》也有许多隐喻,举个例子,在1943年播出的《扬基都德鼠》里,出现了许多二战元素:

很可惜的是,随着动画技术进步、以及快餐文化的流行,现在是很难出现类似《猫和老鼠》、《大闹天宫》之类的细腻动画剧了。

即便是《新猫和老鼠》,剧情也开始简化和僵硬,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来弥补动作的粗糙化。

这就是时代怪像,早期的观众精神贫瘠,动画制作难度也大,人们就有足够的耐心去打磨精品。如今除了银幕动画,国内已经很难出现精品的动画剧了。

如今100多集的猫和老鼠被多少看了一遍又一遍,及时不经意之间翻到也会点开,经典制作固然重要,但这里包含了许多意义,珍贵的东西不是因为珍贵而重要,而是意义非凡,就像一张恋人的照片,对于别人来说可有可无,对于你来说就是弥足珍贵,它给的意义也许并非童年的欢笑那么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