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汉文 | 岂能坐等度时艰


突如其来的疫情令社会上所有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对一些尚未能批准复工的行业,影响更甚,明显的如托儿所、幼儿园,培训构等,而且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民办、私营的。春节后这些行业的老师、员工均已回到岗位,但复工尚末明确有期。一些坐以待工“食谷种”的,或个别甚至无法应付庞大支出而遣散员工,关门结业的行业,都是无奈之举。然而,俗语”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一家托儿所,在等待期却走出了一条老板、员工共度时艰的路子。

小榄某托儿所是一间开办了二十多年、有经验、颇有规模的托儿所,在2月底3月初,老师、员工们都陆续回到小榄,已等了一个多月了。须知,托儿所即使没有收入,当然也要保证老师员工的基本工资等,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基本收入相对也少了,并且说不定还要等两三个月才得复工令,漫长的等待不是办法。

于是,李园长(人们都叫她园长)在3月份就开始主动想方设法到处联系,利用各种关系亲力亲为,到泰丰等地为员工接揽一些适应他们能力,加工性的临时工作,令他们在等待期尽量增加一些收入,我们戏称此为“临记”,有些人每天能得四五十元。相比于个别坚持不下去而结业,或任其坐等无所事事好得多,这种以人为本的“劳资关系”是值得赞赏的。反之,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在这种世界性百年不遇的疫灾造成的困境面前,老板没有危机感,不积极直面困难,不多想办法与员工一起走出困局,就不排除员工会流失,到复工时带来更多的困难。

作为老板的李园长能多为员工着想,用心以实际行动挽留员工,保障他们的基本收入,同时也是托儿所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这难道不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的一个经验吗?于此,可见君康托儿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诗以记:

复工尚未定时间

岂可无聊坐等闲

”临记”暂当消日闷

同心协力度难关


编辑出版:@今日头条@中山文苑

投稿邮箱:2598373043@qq.com

责任编辑:张勇轩

运营人员: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