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却不触雷的秘密

最近这几天,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放炮,出问题的平台一个接一个猛烈袭来。投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心都要碎了。

说好的多种安全保障原来竟不堪一击,微风一吹内裤就掉了一地,钱悄默声就没了,只留下一地鸡毛与焦虑。

当初承诺的收益稳定安全真的就是一个“童话”,原来一切都是骗人的。

讲真,还能用互联用金融平台吗?手里不多不少的闲钱想保值增值,该怎么办呢?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多了,难免会有一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坑爹平台。

如同谈恋爱遇到渣男一样,投资踩雷也是常有的。

不过,从2014年至今,我使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未给过我晴天霹雳一声雷。难道是因为我运气好吗?或者颜值高,上天眷顾有加。

没有无缘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不触雷也是有方法的。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暴雷的背景下,我就是靠着这几把刷子安全地活到现在的。

刷子在手,安全无忧。

一、尽职调查

首先,在接触任何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之前,我都是遵循“有罪推定”的原则,合理怀疑每一家平台都有原罪。我所要做的就是事前做好尽职调查,寻找一切信息推翻有罪假定,找到清白的平台。

恋爱要花时间了解对方,考验对方。理财也一样,不做尽职调查,自己犯的错,只能自己咽下去了。

如何做尽职调查呢?

首先,要登陆官网详细了解公司所有信息,如创始人及其背景、机构投资者、风险防范措施等。一般而言,创始人有名校背景、知名金融机构从业经历,管理层高大上、泛着金光都是加分项。

有名校知名金融企业背景,相当于上市前已经经历过重重淬炼,良好的从业经历也让其有完善的金融知识,这些就像孔雀的尾巴一样,可以直观看到实力值。

另外,背景各种高大上,其犯法犯错的成本也巨高,悬崖边跳舞,铤而走险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其次,要利用公司名称、创始人姓名等关键词去百度搜索一下,看看有没有黑历史,但凡有一点黑历史的都要高度警惕。

狗改不了吃屎。有污点的可能再次污上加污。人都是有惯性的,吸毒能上瘾,犯法犯错一样能上瘾。

当然了,个人的能力、专业度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做完了尽职调查,也不能保证平台一定安全。

变色龙会伪装,坏人也一样会伪装的很清白、无辜。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二、搭便车

遇到搞不定的问题,你会不会想到找人求助?你没有火眼金睛,难辨真假,那就寻找哪些有火眼金睛的人或机构,站在他们的肩上。

有便车可以搭而不搭,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

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遇到搞不定的妖怪,都会去找观音菩萨、玉帝、如来佛等借力。

自己能力有限,搞不定,但是知道去找谁求助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背后都有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这些金主都会投几千万甚至上亿进去,它们比我们更在意平台安全性、成长性,也会做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

机构又不傻,既然愿意投资,证明平台质量还是很好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作为个体我们办不到的,了解不到的信息,投资机构往往可以做到。

既然投资机构愿意投资,为何不搭便车呢。机构吃肉,我们喝点汤,总不至于落得个一嘴鸡毛的下场吧。

三、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一个篮子碎了,也不至于损失所有鸡蛋。

钱放在多个平台上,即使点背,遇到部分平台出问题,也不至于损失全部本金。

我自己目前使用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除此之外,还会用基金公司的APP,购买货币基金。

我把3-6个月不用的钱,放在平台上,近期要用的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提现方便,还不收手续费,比余额宝、微信好多了。

同时,在使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之前,请认真做好规划与风险管理。

如果理财是向前“进攻”,不断“攻城略地”获得收益,那么配置好保险就是“防守”,不断筑好防火墙,抵御各种风险与意外。

毕竟,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试想,当人生意外来临,你有方法应对吗?你有足够的钱覆盖掉意外带来的损失吗?

当意外或重大疾病来临,如果没有做好防范,恐怕全部本金都搭进去也解决不了问题。

朋友圈里经常转发的轻松筹,身边不断发生的癌症,时不时看到的车祸现场,所有这些风险和意外都环伺在左右。

未来很远,病魔很近。美好很远,事故很近。

幸福很远,悲痛很近。希望很远,绝望很近。

所以,为了真的能做到资产保值增值,请在保险这个用来兜底的篮子里放几个鸡蛋。以免最后蛋碎了一地,还是无济于事。

人生路上,前有猛虎,后有饿狼。一路高歌猛进的你,给自己准备后路了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漫漫征程,别一味求快玩裸奔。穿个防弹衣,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结硬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