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五四”中医特别节目:中医未来在青年,青年兴则中医兴!

在近日的五四青年节央视8小时云直播节目中,拥有8000万粉丝的青年偶像王源,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小中医”于天赫连线,教网友辨认保健穴位,引发了广泛关注。



视频中的“小中医”侃侃而谈,将中医养生的理念融入到轻松易懂的讲解与实践中,展现出青年一代沿袭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与自信。


中医药在战“疫”中发挥不容忽视的良好作用的同时,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也同样牵动人心。此次央视在五四特别节目中直接向青年人传递中医地位之重要、展现中医文化之深远,可谓意义非凡。


央媒点赞积极宣传,

是时候打醒青年人里的“中医黑”了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守护中华民族生命健康的瑰宝,到误解遍地被质疑打压的处境,不过百余年。尤其到近代,在70后60后仍然将中医“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的理念运用在生活和保健中的同时,80后90后和00后却对中医的认同越来越低,甚至嗤之以鼻。


青年一代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成长起来,也是在西医东进的过程中渐渐建立起对现代医学的认知。由于西医的新鲜感和“治标不治本”的迷惑性,对西医的报道不断增多,使得对西医的盲目推崇甚嚣尘上。而年轻人的视野中充斥着西医所谓”快速见效“的宣传,或是被快餐文化吸引了注意力,对有着悠久历史和底蕴的中医却知之甚少。


在无知的基础上,造成青年群体无脑的“中医黑”。



认为中医是文化糟粕、伪科学、统治工具等等言论,“中医黑”呈现年轻化的原因,正是媒体报道中对中医正确认识的缺位。


如今,在中国的顶级媒体,在纪念五四精神的青年节的节目中,央视面向全国的青年推荐中医、推广中医,为中医正名,正是纠正中医药在青年人心中的认知和形象的重要举措!向全中国人民展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的

风采和水平,也是在用专业正面的形象狠狠地打击了无脑的“中医黑”们。


在央视网搜索“中医”,近1个月内就有200多条相关报道;新华网中则有近2000篇的相关内容。


如今中医药在抗击全球医学难题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中医的临床效果被肯定,到中医药专家被称赞再到中医药诊疗被写入越来越多国家的抗疫方案……中医药的千年传承终于等来了为自己正声,为民族立命的时机。


高调扩招中医高校教育受重视,

重材施教中医觉醒正当时


我们惊喜地看到,在中医药重回人们正确认知的同时,对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养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在今年,全国多家中医药高校已经发布了扩招和增设新的中医药相关专业的通知。包括陕西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内的中医药专业高校的招生增幅都达到了25%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传承中医医术、培养中医药专业高素质人才,国家拿出了十足的决心和充足的魄力。尤其在中医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如今正在接受中医药专业高等教育的学生,未来都将是战斗在守护国人健康第一线的大医国手。


所谓“大医”,不仅要“精于术”,更要“仁于心、诚于道”。对于道与术的共同高标准,正是中医文化对习医者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新时代中医人才的期许和要求。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与“大医精诚”的价值观相融合,贯穿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以精诚为价值取向。

相信系统的培养,能够使更多优秀的中医传承者活跃在治病救人的大健康事业上,成为中医再度崛起的中坚力量!


主流媒体对中医药的正面宣传,不止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病救人中实际起到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让被“当代医学是西医主导”洗脑的人民群众和年青一代更加正视和重视中医的地位。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医兴!


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一段国医大师邓铁涛对年青人的谆谆期望,这也代表所有中国人对未来中医人才的期待:


21世纪年青一代成长起来,能用中医药解决世界医学上的难题,发扬中医理论,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激动人心呢?


21世纪,中医药已站在腾飞的起跑线上,辉煌的时刻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了。年青的战友们,努力吧!

本文作者:凤凰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