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隐公二年》:春秋第一场灭国战,竟然是鲁国打的?

鲁隐公二年,即公元前721年,鲁国发生了三件事情。


其一,鲁隐公两次与戎相会。

春天,鲁隐公与戎在潜地相会,重申鲁惠公(鲁隐公之父)以来两国的友好关系,戎请求结盟,但鲁隐公拒绝了。直到秋天,两国君主在唐地相会,正式进行盟誓。

其二,鲁灭极。

潜地和唐地均在鲁国西南,可以猜测戎的主要范围就在鲁国西南部,同样在此区域,还有一个诸侯国——极国。

五月,司空无骇率军灭极,这是《春秋》中首次出现的灭国行动。一同参战的还有费庈父,他的封邑费地离极国很近,在隐公元年,他还曾率兵在郎地筑城,然而,《春秋》并没有记载费庈父的名号,《左传》也没解释为什么没记载。

两件事结合起来,可能鲁隐公第一次推辞与戎结盟,就是因为极国的问题。由于没有达成一致,两国只会不盟,到了秋天,极国问题已经尘埃落定,鲁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确定结盟。

其三,鲁国尝试与莒国修好,为此找了纪国当中间人。

在鲁国灭极的时候,周边也有一个诸侯国采取了军事行动,那就是莒国,他们发兵攻入了向。

莒国是东夷最强的国家之一,但他们的对手向,身份却显得迷离。《左传》认为向是一个国家,姜姓,莒国国君在这里取了个媳妇,有一天莒国国君跟媳妇闹别扭了,媳妇直接回了娘家,莒国国君劝不回来,直接出兵把她抓了回来。而《谷梁传》却认为向是鲁国的一个城邑。

按理说,以莒国国君的身份,不至于娶一个城邑之主的女儿,但在《左传·桓公十六年》,出现了“城向”的记录,如果向不是鲁国的城邑,鲁国怎么能在此搞基建呢?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向的确是鲁国城邑,莒国攻入了鲁国城邑,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挑战,另一个是向是一个国家,它被莒国攻击,在鲁桓公十六年前被鲁国夺取,可这种大事,在《春秋》没有丝毫记载,显得不合情理。

综合起来,还是向是鲁国城邑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也能解释之后鲁国的外交行动。

九月,纪国的大夫裂繻(xū)来迎接伯姬,考虑到鲁隐公当时的年龄,伯姬应该更可能是他的妹妹,即鲁惠公的长女。伯姬作为公室女,其婚姻自当为国家利益服务,鲁隐公也将此次迎亲纳入了他的外交计划当中。

十月,伯姬嫁入纪国,随后纪侯派遣大夫裂繻与莒国在密地会盟,协调鲁国与莒国的关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莒关系在这一年出了大变故,也即莒国进攻向地之战。

纪国是当时山东半岛上的大国,疆域丝毫不亚于齐国和鲁国,纪国距离齐都临淄又非常之近,鲁国一贯奉行联纪制齐的策略,与纪国长期友好,在与莒国交恶后,鲁隐公并不想大举征伐,请纪国大夫为鲁国调和,是很合理的事情。

鲁隐公时期,鲁国主要以休养生息为主策,继隐公元年与宋国会盟结束战争状态后,鲁国又勉强解决了东部莒国的进逼,形势日渐好转。

与此同时,郑庄公正带领着郑国向小霸缓步迈进。

在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解决了国内的威胁,但不彻底,公子段的儿子公孙滑(也就是郑庄公的侄子)逃入卫国,卫国为其出头,出兵夺取了廪延。

于是这年底,郑庄公发兵讨伐卫国,报复卫国这种干预郑国内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