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網課不是家校責任的“加減法”,你怎麼看?

禮不逾節


疫情期間,孩子網課的任何效果都是家長教育的一個縮影。如果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養成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學習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即便一時的網課知識無法消化,也可以通過課外的自學完成知識的儲備。如果有些家長對孩子網課的效果質疑或者是煩躁,那也會間接促進孩子對網課的不適應和反感,只有讓孩子全方位適應各種教育模式,才是他以後走上走好更大教育平臺的奠基石。


妙女人


孩子上網課讓中小學生的家長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從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在家上網課的中小學生們被稱為神獸。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本來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為孩子並沒有表現出來自己所期望的那麼優秀。有的孩子學習的時候根本就坐不住,有的孩子學習的時候必須要經常站起來活動活動,找點東西吃。有的孩子不想規規矩矩的坐在書桌前學習,而是要坐在舒適的沙發上,或者躺在柔軟的床上學習。

孩子的這些表現是因為在家中的學習畢竟沒有教師的直接監督,沒有同學之間的相互對比。家庭的環境本身就是一個相對自由、舒適的環境。孩子無需再裝模作樣,於是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尤其是小孩子缺乏自制力。其次,有的孩子學習風格是屬於綜合型的學習風格,他們不會僅僅滿足於聽和說的教學。他們的學習要想有所成效,必須配合著運動和觸摸。

教育當然不是家校責任的加減法。而是家校相互協同、共同努力促進孩子的發展。這種合力要發揮效應的基礎是個別化的教學。教師和家長均要了解孩子的學習風格,個性特點。如此才能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育我聞


其實在網課期間,很多家長不堪重負,看到孩子各種讓你們崩潰的行為都是由於家長自身的教育造成的!

可能會有很多家長會提出反對的意見:就是因為網課的原因才會導致我們每天打卡,陪孩子上課,輔導孩子作業等,才會導致我們崩潰的,都是由於網課的原因!

可是各位家長想過沒有,為什麼孩子在學校就能很好的完成一系列的學習,還特別聽話,一到了家裡就成這樣了呢?那是因為我們平時就給孩子灌輸的理念就是:在學校要好好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回到家裡面的學習就不應該是學習了,就應該是完成家庭作業而已!

而且我們的家長已經和自己的孩子達成了“共識”:家長:我只是輔導你作業的人,不是教你新知識的人,你們學校裡的老師才是教你知識的人。而且在家裡面就應該是好吃好喝的養著,畢竟孩子在學校裡學習太累了。孩子:你只是教我怎麼做作業的人,我為什麼要聽你話,反正老師又不在這裡。而且,你不是知道了我們在學校學習太累了嗎?所以在家裡面,我就要自由自在。

在學校有每節課和老師約束著,還可以讓孩子自己的學習和完成相應的作業。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從平時讓孩子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那麼上網課時就是感覺就像家長在上一樣!這一切都是孩子在家養成了想要“舒服”這樣的想法,所以千方百計想要達到這個目的,所給各位家長造成的現象。所以,各位家長,上網課不是讓你們崩潰的原因。而是,你們自己對於孩子愛的行為造成了你們崩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