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逆势融资的真相,茶饮行业还有空缺C位么?

实战派CFO,你身边的超级大脑

Battles tested CFO, your own brain trust

作者 | 任佳敏

编辑 | 王腾


停业、关门、现金流紧张、倒闭……


这是在疫情三个多月中,餐饮行业听到的最多的词汇,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3月23日,喜茶对外宣称已完成C轮融资,资本方由高瓴资本和Coatue Management联合领投,投后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


去年7月,喜茶在一轮由腾讯和红杉资本领投的融资,投后估值90亿。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喜茶的估值已暴涨了近8成。


难道说疫情还未结束,实体经济的春天就来了?


关于喜茶融资

可能存在一个误解


“虽然喜茶在3月23日才通过公关稿对外公布已完成了C轮融资,但完成融资的真实时间点和发布公关稿的时间点之间,往往相差好几个月。也就是说,喜茶的C轮融资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已经敲定了。”众晖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超如是说。


众晖资本创始合伙人 张超


事实上,对于融资来说,一些投资人疫情之前已经看好的项目,现在也都处于观望的状态,而餐饮类的项目想要在这个非常时期拿到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而喜茶为何现在公布融资情况?


显然,现在公布融资的目的更多为自己的下一轮融资做宣传,让感兴趣的资本可以提前关注到喜茶的融资进展,随时做好跟投的准备,同时也有提振士气和打压竞争对手的意味。

喜茶VS瑞幸

谁才是国货之光


自从瑞幸自爆财务造假以后,不少人把眼光再次放在了喜茶身上,同样是饮品行业,同样是获得资本青睐,同样在这两年估值高企,到底会不会又是一场资本游戏?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式茶饮估值体系是根据市场空间、门店数、收入规模、区域复制能力、企业发展增速、盈利能力、品牌力等指标综合考虑给出的市场定价。


喜茶的估值体系和近几年的扩张速度,跟瑞幸简直有得一拼,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在投资人眼中,瑞幸跟喜茶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仅一个属于茶饮,一个属于咖啡,在操作模式上也不尽相同,瑞幸的团队属于“资本高手”,用“画饼”画出来市场份额,然后拼命去做运营数据,其运营动作就是瞄准着资本故事去展开,为了圈钱而做事。


而喜茶则不同,首先奶茶有着更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可以说是一种传统饮品。喜茶团队在早期花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产品和口味、实实在在运营店铺,而不是一味地扩张店面数量。


2018年8月,喜茶的高管透露喜茶的平均单店月流水100多万,最高的一家单月营业额能到300多万,而2019年单店流水还在进一步增加。单店月营收300多万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喜茶有着非常强大的现金流,根本就不缺资金。


与此同时,喜茶还花力气打造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和产业链,喜茶具有非常成熟的SOP系统。该系统将制作一杯茶的流程拆分为下单、贴杯、制茶、铲冰、打杯、挂泡、加奶盖、出杯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人负责。由于制茶流程的拆分,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