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动物间有无私奉献?还真有,看看慷慨解囊的灰鹦鹉和猩猩吧

大家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猎奇,分享今天的奇闻异事。

在地球上,人类的智商足以碾压任何动物,包括人类的社交,创造,语言,文字都是其他动物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人是群居动物,自然避免不了社交活动,而不求回报的互相帮助,更是人们社交的典型行为。

但是最近,这种不求回报的帮助已经证实并不是我们人类的专属行为了。非洲灰鹦鹉,乌鸦,猩猩都会对同类提供无私的帮助,不由得让我们大开眼界。

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会观察同伴是否需要帮助,并权衡利弊考虑是否提供帮助。这也是有史以来初次在鹦鹉种群中统计到这类造福桑梓的行为表现。

非洲灰鹦鹉在鹦鹉家族中属于中小身材,但是却拥有着粗硕的大脑袋,和出彩的危机处理方法,经过训练它们可以和人类用语言自主沟通,人们在很早之前已了解它们非一般鸟类的智商。只不过我们还想要知道,这么聪明的小可爱是否也拥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的处理能力?

所以德国的鸟类研究院的埔朗克研究员及其同事将八只非洲灰鹦鹉排序放进夹层玻璃箱中。夹层玻璃箱正中间的挡板打了个孔,能让两只小鹦鹉互动交流;随后埔朗克紧接着就开始锻炼非洲灰鹦鹉运用合金材料的代币,通过另一个夹层玻璃箱上的孔和人互相交换干果。

然后他们让其中一只小鹦鹉得到所有的代币,另外一只什么都没有。有代币的鹦鹉会通过挡板上的孔,将这其中一点儿代币送给没有代币的同类;它们的趋向是把代币分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血缘亲人,但有时也会协助素不相识的陌生小鹦鹉。

令人惊奇的是,非洲灰鹦鹉并不会出手协助在工作人员一侧没有打孔玻璃的鹦鹉,换句话说,灰鹦鹉竟然能辨别出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帮上忙,要不然送出代币,其他的鹦鹉也没有窗口换吃的。

我认为鹦鹉的这种不求回报的行为,跟其高智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野生鹦鹉有时会在其他种群中逗留,所以必须学会社交,这种行为在一个大型且连续不断变化的鸟群中肯定非常好用,也就是慢慢有好的鸟缘,灰鹦鹉应该也相信多个朋友多条路!

互相帮助的实例,肯定也少不了哺乳动物,我们在演变上最密不可分的近亲:黑猩猩与矮黑猩猩。他们也会有这种互相帮助的行为。

经过科学观察,黑猩猩能够辨别另一只黑猩猩是否正处于危困之中,并且能主动的共享能处理问题的方法。生物学家观察到驯养黑猩猩会提供小伙伴需要的恰当专用工具。

大的黑猩猩会教小黑猩猩用木棍沾白蚁吃,这也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行为。矮黑猩猩则更加无私,它们经常则会无偿地共享食材给陌生的同类,实在让人敬佩。

综上所述:我认为人类有的时候真不能恃才傲物,有的动物也是具有感性的,不求回报的互相帮助也不是我们人类的发明专利,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及大自然里的动物。

今天就到这,我是天下十三洲猎奇,下期见。(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