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保卫京师,挽救大明,于谦居功。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延益,号书庵,浙江钱塘人。年少聪慧 ,23岁考上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兵部右侍郎、左侍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次军队在首领也先的率领下 ,大举进攻明朝。在土木堡大败50万明军精锐,并且俘虏了明朝国君英宗。

瓦刺大军南下 ,挟持英宗要求进入北京。在此关键时刻,于谦出任兵部尚书,坚决反对迁都,立景帝为国君,击退了瓦刺军队的大肆进攻,守住了京师,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王朝。也先无奈,被迫放回了英宗。


于谦是文臣,却以武扬名,功勋盖世。天顺六年(1457年),发生了“夺门之变”。英宗复位之后杀了于谦。宪宗成化初年,平反昭雪。

于谦不仅是明朝杰出的民族英雄,也是爱国主义诗人。他在19岁的时候,就写了一首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