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宝马败也宝马,华晨汽车破产重整给自主品牌带来什么警示?

说到华晨肯定离不开宝马,一个承托着那么多BBA梦想的企业最近却意外地破产了。

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要求;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华晨汽车的私募债“17华汽05”未能按期兑付,规模仅为10亿元。对于一个坐拥千亿资产的企业,如果不是诚心想做老赖,10亿的债款不能对付已经非常能说明经营困难了。

促成华晨节节败退的原因来自于宝马,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宝马给华晨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但是也促成了不思进取,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今年年初的疫情给华晨破产补了最后的一刀。作为曾经自主品牌中的重要一员,华晨破产重整对于国内自主品牌带来什么警示呢?

成也宝马败也宝马

2001年,宝马选择与技术能力偏弱的华晨联姻让很多人哗然,作为回报,华晨让渡了宝马销售,财务和渠道权。不过那时国人的生活水平还是偏低,汽车进入家庭刚刚产生了萌芽,老三样是当年最火的家轿,奥迪是大院里的常客,奔驰与金链大哥划上等号,宝马从家庭角度撕开市场难度颇高。

有了华晨和地方的支撑,宝马度过了中国创业最艰难的两年。

起初华晨有意用经营权换取宝马的造车技术。可能从2004年电影《手机》开始,宝马3系突然跟着严守一一起了火起来;此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宝马也就顺理成章地步入寻常百姓家,华晨变得有些不思进取,赚宝马的快钱远比自己努力研发强得多。记得2005年推出的中华尊驰足以与合资轿车媲美,但是从那以后,华晨再也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车型了。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不断壮大,华晨不痛不痒的利用宝马发动机推出了一些SUV和MPV车型;然而,实际匹配极差,加速顿挫,动力弱,油耗高,与宝马车上的宝马发动机判若两机;与吉利,奇瑞等品牌的竞争中全面落后。企业投入巨额研发费用,消费者不买单,导致了华晨的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2018年,国内汽车行业合资政策改革,宝马集团顺势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份,从此,华晨宝马再也不华晨了。

20年前,华晨寄希望于宝马提升技术实力;20年后,宝马无奈放弃了这个不思进取的合伙人。

不重视技术研发的自主品牌都会被淘汰

国内的汽车行业政策越来越开放,有核心竞争力就会有市场。寄望于合资企业赚快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用国外剩余技术拼凑出来的车更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上汽用罗孚和通用的老技术拼凑出来的荣威550和950,承受了华晨同样的打击,但后期自主研发的RX5和I6等车型,成为了国内入门级SUV和轿车的代表;一汽与大众,丰田和马自达都有合资关系,前几年不思进取换来了一片骂声;这两年重拾自主研发,先后推出了H和HS系列车型,成为了华系车的代表。

汽车发展太快,犹如逆水行舟,一款车的生命周期仅有6年甚至更短;如果不能持续研发,站在行业前沿,6年后就会被后来者淹没。

总结

华晨突然破产值得行业唏嘘,本以为绑住了豪华汽车的老大就可以高枕无忧,但是汽车行业发展太快,不进则退,华晨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也给自主品牌带来很大警示,只有自身强大才不会受制于人。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