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学龄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最佳”方法,并非是靠阅读

你还在拼命给孩子阅读绘本、故事,疯狂给孩子灌输语言,试图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培养天才儿童吗?麻省理工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可能要颠覆你的认知了——学龄前儿童变聪明的最佳方法,并不是依靠阅读。



这是源自美国人类学家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的调查结果得到的结论。

42个家庭中的4-6岁儿童接受了这项调查,发现在儿童大脑中掌控语言的布罗卡氏区能够获得的高效刺激,不是来自父母通过阅读进行的单方面输入,而是在亲子交流中产生的有效互动。

换句话说,平时和孩子聊天聊得越多、越能引起孩子兴致勃勃的回应,就越能刺激孩子布罗卡氏区的脑细胞活跃,从而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不过,和孩子聊天并不是说说天气、说说家长里短那么简单,如果不能引起孩子的思考和互动,也是白搭。

怎么才能与孩子保持高质量的交流呢?这里有4个小技巧:

1、用逻辑最简单的语言交流

不少父母热衷于给孩子“讲道理”,总是聊不了几句,就试图用逻辑严密的道理去说服孩子,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能听懂。



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指出,孩子的语言逻辑发展是有其自然规律的,需要经过0-6个月的牙牙学语、1-2岁的简单词汇、3-4岁的短句才能逐渐达成与成人正常交流的程度,在学龄后期逻辑思维发展才能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

也就是说,用复杂的句式、关联词、抽象的词汇与孩子交流,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无法与成人形成有效的互动。


同时也提醒家长,

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能抓住语言的重点,理解能力也会更强,不然孩子连你说的话都听不懂。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现在很多小学的入学面试考的就是逻辑思维能力。锻炼思维,家长可以给孩子玩游戏,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培养。

因此萍萍妈妈推荐《全世界孩子都爱做的2000个思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