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荣光: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兴凯湖

兴凯湖 ,现为中国和俄罗斯界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下属县级市密山市。兴凯湖是大兴凯湖和小兴凯湖统称,一般指大兴凯湖,面积约4380平方公里,比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约4125平方公里)稍大,比青海湖(面积约4435平方公里)略小。中国仅控制兴凯湖面积28%,俄罗斯控制72%。

兴凯为满语,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史书记载,唐代称其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 兴凯湖这个名称,是满族人改的,这里是满洲龙兴之地。"兴凯"是满语,意为"水从高处流往低处流"。遗憾的是满清却未能完全保住这个龙兴之地,成为今日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淡水界湖

历史变幻

清朝末年,大清王朝风雨飘摇。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室仓皇出逃至承德。咸丰十年十月初二(公元1860年11月14日)与清政府恭亲王奕訢签订中俄《北京续增条约》,其中就规定“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

《中俄北京条约》中,一个地图上不曾存在过的虚假地名被俄国人玩弄到了极致,白棱河”于是诞生了。俄国人强行在兴凯湖西北角占地和曲解地图,清政府“尊重”了俄国人的“占地”行为,兴凯湖西界由西南部变为西北角,土尔河也就被俄国人指定为“白棱河”从此标在中国的地图上。

由于白棱河位置的“确定”,基点大幅北移,使兴凯湖西部至瑚布图河之间的大片土地也被割去。兴凯湖地区大约为7200平方公里被俄国强行割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