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二流作家,一流段子手的浪漫人生路

1874年1月25日,英国小说家毛姆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就职于英国驻法大使馆,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律师,母亲是一位温柔美丽的没落贵族后代。


幼小的毛姆没想到,他即将经历“幼年丧父母”的人生悲剧。父母在他不到十岁时,先后去世。为了能继续接受教育,他被家人送到英国伯父家,之后进入一个名叫坎特伯雷皇家公学的学校学习。


青春期的毛姆,孤僻、敏锐、善感。因为身材矮小,口吃不灵活,他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辱。


学校有一个特别古板高傲的老学究,不知为何,也总是无端找他的麻烦,并借机体罚羞辱他。


那段日子可能是毛姆人生中最为灰暗不堪的日子,之后他的多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对那时心境的描写。


毛姆将青年时代的愤怒与彷徨,全都写进了《人生的枷锁》这部小说里。在这部颇具自传性质的小说里,他曾意味深长地写道:“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这些孤寂清冷的文字,正是少年毛姆的内心独白吧!


而备受欺辱的遭遇,也使他早早看透了人性中复杂阴暗的一面,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更增添了犀利而深刻的刀锋之光。


毛姆


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男人,价格也是很高的。


1892年秋,18岁的毛姆风华正茂,虽然个头没有长起来,但头脑非常聪慧。


他考入了哲学家的摇篮---德国海德堡大学,在那里,他被哲学家昆诺所吸引,同时也注意到了易卜生开创的新戏剧潮流。


然而,长期依靠亲戚帮助、多年寄人篱下的毛姆,面对生活非常清醒。


他并没有立刻抛下一切去追求艺术事业,在潜心研究戏剧的同时,他按计划返回英国,做了半年实习会计师之后,他又考进伦敦的圣托马斯医学院。


长达五年实习医生的生活,为他未来的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生和患者,独特的关系与视角,使他深刻了解了当时最底层人们的喜怒哀乐。


《兰贝斯的丽莎》就是他根据自己的从医经历写下来的第一部小说。



毛姆写小说之前,有一家主营雪茄的老板非常了解他的才华,也知道他很缺钱,就提议他写短篇故事,篇幅不必太长,酬劳丰厚。唯一的要求是:以雪茄为主题。


当时还是无名之辈的毛姆考虑再三,并没有被这笔钱所诱惑。他风趣地回复对方:“我所有的女朋友们都告诉我,贞洁是个无价的珍珠。所以希望你能理解,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男人,价格也是很高的。”


青年毛姆


在拿捏大众对八卦的渴望上,他真是位大师。


《兰贝斯的丽莎》刚出版时,毛姆依然没有什么名气,书卖得并不好。

出版商催促毛姆想办法。毛姆灵机一动,跑到当时最大的报社,登了一条征婚启事,内容如下“本人热爱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且有教养的百万富翁。我希望能和毛姆小说里的女主角一样的女士结婚。”


看到启事后,年轻姑娘们立刻冲进书店去买他的小说,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百万富翁的择偶标准;父母们也去抢购,为的是看看如何培养自家女儿,未来可以嫁一个百万富翁;连小伙子们也都疯狂购买他的小说,为了了解一下百万富翁是怎么样的择妻标准。


一时间,毛姆的书被抢购一空,他也登上了畅销书作家排行榜,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下来过。他的稿酬也节节攀高,成了世界闻名的作家。


更多的见识与经历使毛姆的性格变得开朗,而他骨子里自带的犀利与戏谑更吸引人。众人公认,作家伊夫林.沃是一个性情和毛姆最像的人,他们都长了一副又聪明又刻薄的头脑和嘴巴。



伊夫林曾经说过:“毛姆在拿捏大众对八卦的渴望上,真是位大师。只有毛姆最清楚作家要在什么时候设置悬念、卖个关子。而且,他会再选择一个让人根本意想不到的时机说出来。”毕竟曾经是拿过冷峻的手术刀的人,才能用如此犀利、深刻的笔锋,来剖析社会和人生吧。


毛姆


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通通发挥不出来。


对金钱,毛姆曾经说:“钱是人们的第六感,没有它,其他的五感通通发挥不出来。”所以,第一部小说帮他打开名气之后,他立刻转向赚钱更快、酬劳更多的戏剧创作。


智慧的头脑加高度自律的性格,十多年笔耕不辍毛姆终于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了浪漫的人生。


说起毛姆的情感生涯,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维奥丽特---一位比他大20多岁的贵族女士。这个惊骇世俗的奇女子,不仅早早与天才诗人王尔德结为密友,更是把当时艺术圈的大部分男人纳入麾下。


有回忆说,维奥丽特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天赋、艺术鉴赏力极强的女人,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一出现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魅力四射,令人无法抵挡。


毛姆非常迷恋维奥丽特,从骨子里他们是同一类人,浪漫不羁下隐藏着一颗渴望亲密、渴望被爱的灵魂。


维奥丽特很欣赏毛姆,也曾调侃他是“一个很有力量的男人”。 年轻时的毛姆身材虽然不高大,但非常结实健美。五官深邃,再加上彬彬有礼的仪态,很受上流女士的追捧。


因为维奥丽特的不婚主义,毛姆慢慢爱上了另一个女人:苏.琼斯。


其实,从毛姆爱过的人可以看出,无论是维奥丽特、苏琼斯、太太西里尔,终生伴侣杰拉德,到最后的伴侣苏伦,毛姆所爱的灵魂,都是那种精力充沛、自顾自去享受人生,不落俗套,全是能吃会玩、致力享乐的人。


观其一生,毛姆也是这种性格,所以有人问毛姆这辈子,到底最爱谁?我想说:他的一生太值了!他一直在和自己恋爱,最爱的是他自己!


正如他在书中写道:“在爱情的事上,如果你考虑起自尊心来,就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最爱的还是自己。”


毛姆


女人对她不再爱的男人,可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残忍。


1913年,年近四十岁的毛姆更出名更富有了,和美丽的女演员苏.琼斯也交往的很稳定。


一个冬日正午,毛姆和苏在咖啡厅约会。苏看上去很沉默,眼睛里有种无名的忧伤。苏告诉毛姆,她下午要去往芝加哥,毛姆点点头,他并没在意。今天对他很重要,他想要向苏求婚。


咖啡喝完了,毛姆看着面前这个他深爱的女人,觉得今天的她,格外温柔。他觉得他们是难得的默契之侣,彼此理解。


她和他都是看上去矜持,实际非常随和浪漫的人。即使苏向他承认,曾经“不小心”和他的好友有了亲密关系,他也理解她。他们是灵魂伴侣,不该受到世俗约束。



毛姆拿出准备好的戒指,苏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看着盒子犹豫了一会儿后,她把戒指推给毛姆:“对不起,我爱你,但是我们不能结婚。”他愣了,有些不知所措。


苏看了看时间,开往芝加哥的火车要开了。漫天大雪中,她深深地与他吻别,无言地离开了。


两周后,一个朋友给毛姆带来报纸,苏在芝加哥结婚了,和一个伯爵的儿子。


多年后,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这样写到:“女人对一个仍然爱着她、可是她已经不再爱的男人可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残忍;她对他不只不仁慈,而且根本不能容忍,她成了一团毫无理智的怒火。”


很多人吐槽毛姆是个太难伺候,过于尖刻暴躁的人。


也许,正是这些真实无奈的经历,才造就了这位迷人的天才作家。那些脆弱与残忍、功利与机智交织着,复杂幽暗的人性被他写进每个奇妙的故事里,直至今日,依然令我们慨叹和着迷。


苏.琼斯


有脑子的男人,娶不到讨人喜欢的女人。


西里尔,一个比毛姆大很多的没落贵族女人。21岁时嫁给自己父亲的朋友,生了儿子后,和丈夫分居多年。

苏琼斯的结婚,令毛姆心灰意冷。此时,刚刚和他认识的西里尔,竭尽全力去安慰照顾他。那份熟女的温柔令毛姆心动不已,俩人相爱了。

为了绑定此时已经身价不菲的毛姆,很短时间内,西里尔为他生了女儿丽莎。


然而西里尔和丈夫只是分居,她和毛姆大张旗鼓的相爱,激怒了她的丈夫,很快便把他们告上法庭。


一时间,毛姆被官司弄得烦闷不已,付了一大笔律师费之后才彻底搞定。


熟悉西里尔的朋友特地劝毛姆不要结婚,提供生活费就好。


然而,正处在蜜月期的毛姆说:“她为了我已经付出所有,不娶她,我会后悔一生的!”


造化弄人,对这段婚姻,毛姆用了一生时间去后悔。

所有人都知道,西里尔不但迷恋社交,购买最昂贵奢侈的衣裙,还有一个很疯狂很烧钱的爱好---购置家具。


后来,因为买了太多,西里尔干脆约人来家里看货,做起了二手家具生意。


毛姆吃惊地发现,头天还坐着的椅子,第二天就有人来买。但妻子对价格并不敏感,讨价还价的过程,令旁边听着的毛姆忍俊不禁,总是忍不住要出言讽刺一番。


我想,他的犀利和刻薄,可能就是那会儿练出来的吧。


毛姆与西里尔


我的心里,有个歪歪扭扭锯齿形的缺口,虽然你是个像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对不起,你填不了。


毛姆后半生的情感生活最令人津津乐道。


与西里尔的婚姻生活令他日渐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经做过医师的毛姆跑回法国,参加当地的急救服务队。在那里,他遇到一生挚友吉拉尔德·哈克斯顿。


杰拉尔德性格活泼,是一个聪明犀利、精力充沛、精于享乐的人。


俩人很快便形影不离,对外毛姆声称,杰拉尔德是自己的私人秘书。实际上,他们的亲密关系,一直持续到杰拉尔德去世。


之后毛姆的大部分时间,都与杰拉尔德生活在一起。这对令人瞩目的伴侣携手同行,走遍了半个地球,毛姆作为"世界旅行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杰拉尔德游刃有余的社交能力和善于观察的性格深深吸引着毛姆。即使面对许多流言蜚语,毛姆也毫不理会。


我想,正是杰拉尔德那种及时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了毛姆。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经历两次情感失败、表面玩世不恭的毛姆,此刻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灰心与警惕,那段时间,文字间满满地孤冷与悲观。


而杰拉尔德,这个近乎没心没肺的快活青年,如同一味解药,照亮了毛姆渐渐幽暗的心灵。


毛姆在书中,明确表达过自己对感情的态度:“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却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毛姆


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27年,西里尔终于不堪长期的冷落与夹杂着好奇的流言蜚语,主动与毛姆离婚。分手时,西里尔狠狠敲了毛姆一大笔分手费,令毛姆心疼至极。


多年后,毛姆还和朋友抱怨:“她把我的生活变成了十足的地狱,这个贪婪的女人总是不停地向我要钱,她的嘴,总是像狮子一样,向我罪恶地敞开!”千万不能得罪作家,他们的比喻总是这么犀利!


离婚后的毛姆,继续着和杰拉尔德这份超越偏见的感情。



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丰富精彩,性格多变的杰拉尔德带给毛姆不仅仅是各种奇妙有趣的灵感。

俩人长期的相处,令毛姆敏锐地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情绪:狂喜、嫉妒、温柔、厌倦……这些交织着爱与恨的体验,极大地足了毛姆对爱的渴望,并带给他持久而丰沛的创作灵感。


那段时期,他出版了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面纱》,还创作了大量表现上流社会虚荣、堕落一面的戏剧剧本,如《周而复始》、《比我们高贵的人们》、《坚贞的妻子》等。


第二次大战期间,杰拉尔德和毛姆一直在南卡罗来纳、罗德岛居住。


1944年,52岁的杰拉尔德得了严重的肺结核,送往纽约后,医治无效病逝。同年,经典的长篇小说《刀锋》问世。



失去挚爱的毛姆,很久不能从这种沉重的打击中缓过来。


即使后来又有了一个男伴---来自工人阶级的艾伦,也不能完全替代杰拉尔德在毛姆心中的地位。


正如毛姆在怀念杰拉尔德的文章中写道:“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些四处游荡的时光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写的东西都和他有关,哪怕只是他帮我打的手稿。”


毛姆与杰拉尔德


我只不过在二流作家里面,排的比较靠前而已。


每日不间断的写作,导致毛姆右臂常年疼痛难忍,最后到了难以拿笔的程度。


艾伦带他去看病,医生将他的右臂右手检查一遍后,告诫他:“先生,你是个根本不会写字的人啊!你拿笔的手指部位是错的,右臂放在桌子上的位置也是错的!”


毛姆听了医生的话,根本不介意,说我已经这样写了几十年了。医生听了连连摇头,惋惜地说:可怜的人。你错了几十年了!”


而正是这个几十年执笔错误的人,数年如一日不断创作,为世界文坛留下了大量幽默、坦诚,充满哲思的文学作品。


1954年,毛姆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称号。同年1月,英国嘉里克文学俱乐部特地设宴庆贺他的八十寿辰;在英国文学史上受到这种礼遇的,只有狄更斯、萨克雷、特罗洛普三位作家。



功成名就、享誉世界的毛姆却这样评价自己:“我只不过是在二流作家里面,排的比较靠前而已。”


很多人疑惑,杰拉尔德和艾伦,在毛姆心里谁才是真爱?


其实,艾伦对于七十岁的毛姆来说,更像是一个可依靠的管家、生活助手,而非真爱。


1959年,毛姆宣布开始全球旅行,在艾伦的陪伴下,他决定要把自己之前去过的地方,全部重走一遍,最后一次再去看看世界。

1965年12月15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去世,享年91岁。骨灰安葬在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内,一代奇人就此落幕。


老年毛姆


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毛姆的一生,如同一场戏虐不羁的大型探险,颇有种肆意妄为的快乐与精彩。


其中的男男女女、爱恨情仇,总令人想起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我想即使毛姆与李白见面,一定也会举着金樽品着良液,随口说着精致又犀利的段子,把李白逗的嘎嘎大笑吧。


晚年的毛姆,曾回应过自己备受猜忌的个人隐私:“我一直尽力想说服自己是四分之三正常,四分之一同。现在我觉得这努力,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如此真实而坦诚的自白,正如他的作品,包含太多故事与反思。


大家都说毛姆是文学界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之一,当然是。生命尽头,回望无数埋头撰写的深夜,曾经深爱过、厌恶过的男女跳跃在笔尖,他们的嬉笑怒骂、歇斯底里令无数读者欲罢不能,而那些貌似简单的文字中,又蕴藏了太多毛姆对人性的观察与思索。


《月亮和六便士》里最著名的那段话:“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已经说透了他的人生观。


很多人说毛姆的一生太精彩、过瘾。


然而,临终时的衰老与虚无,笼罩着这位再也玩不动的老顽童,他让别人把自己的作品收起来,也不再说出犀利俏皮、洞悉人性的至理名言。


这位年逾91岁高龄的段子手,最终的遗言是:“别让我活下去,让我悄悄地离开吧。”


老年毛姆

本文原创,转载请私信联系,谢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code>/<code>

<code>/<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