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网络建设,助推万物互联,物联网未来可期

随着人口增长放缓以及个人业务消费的局限性,传统移动网络业务收入增长面临考验,而如今5G时代,人与物、物与物联接需求日益增多,物联网的兴起为通信领域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物联网通过传感数据采集、移动通信等技术,满足人们对工作流程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及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接下来,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对移动通信网络中蜂窝物联网规划建设方面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

什么是物联网及其优势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通信网等网络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以窄带物联网、增强机器类通信等为代表。以窄带物联网为例,它是一种基于窄带通信的技术方案,叠加于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上,为每个物联网终端用户分配如5kHz或者更小的带宽,以满足小数据量传输的需求。对比2G移动网络下的单个用户占用200kHz粒度的频谱资源,物联网有支持海量连接、覆盖广、终端低功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物联网在规划建设中问题分析及见解

鉴于目前移动通信2G、4G网络共存,可采用共站址建设物联网的方式,尽量利旧现网中的设备,可节约投资。但在设备利旧、新设备选型的问题上,需要从现网及实际情况进行多维度综合考虑,以实现蜂窝物联网又快又好的规划建设。

老旧设备能耗问题

考虑到物联网优先在900MHz频率上部署建设,并且与2G网络的900MHz频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对于现网2G网络老旧设备,有一部分可以支持升级开通窄带物联网, 这样能够节约一定的投资,但问题在于2G网络设备大多已经应用多年,且能耗可能较大,设备占用空间较大,权衡利弊且从网络长远发展来看,建议将2G网络老旧设备进行替换。

物联网向5G演进能力问题

2017年,国内运营商就启动了蜂窝物联网建设,考虑到网络建设期以及5G商用等因素,提前从网络规划及设备选型上考虑蜂窝物联网向5G的演进能力。未来5G以3.5GHz组网为主,覆盖能力较小,而4G网络900MHz覆盖能力较强,可以作为5G 网络的锚点。对于网络控制层,4G网络可以提供传输信令的作用,作为5G覆盖能力的补充,从而实现5G网络的良好性能。因此,为保证4G网络良好的覆盖能力,从设备功率角度考虑,应尽量保证较大功率设备的利用,在满足网络功率要求的同时,留出一定的功率余量,这样有利于作为5G锚点的应用,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2G网络直放站问题

直放站在2G网络补盲、补热上有很大作用,并且现网中存在直放站数量较多,考虑到直放站对蜂窝物联网支持能力有限以及可能会对网络有一定的干扰。目前蜂窝物联网主要在室外宏基站进行部署,对于直放站可分类分阶段考虑,对于近几年新型直放站可升级支持5G网络的,如有5G网络覆盖需求,可以通过设备升级解决,已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5G时代来临之际,各大运营商都在加大力度积极规划建设蜂窝物联网,同时总结建设经验,逐步优化网络性能。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驱动力。与任何新兴技术的趋势一样,物联网的发展,同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为主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万物互联会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给我们带来超凡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