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史上最擅长写藏名对的天才,14岁PK高僧一举成名,当红艺人把他奉为偶像!

喜欢对联的人或是熟悉近代文学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人,那就是被称为联圣的方地山,人称大方。

大方出生于扬州。他的父亲方沛森是同治年间的举人,又是扬州城内的学官,家学渊源。

方地山的对联天赋在很小就显露出来了。

1886年,方地山十四岁时,和他十二岁的弟弟方泽山一起参加了当年的府试,两人双双中榜,同入黉宫,一时传为美谈。

父亲喜出望外,带兄弟俩游玩焦山,山上有尊四面佛庙,庙里的方丈见他俩年龄尚幼,谈吐不俗,有心试他们的才情,于是指着佛像口诵上联:面面皆空佛。

方地山不假思索,朗声应答:高高在上人。

方丈合掌称奇,随即命小沙弥捧出笔砚,记下此联。方地山也不推辞,略一沉吟,提笔便写:面面皆空,佛也须有靠背;高高在上,人到此要回头。

对联意象奇巧,出语不凡,远非一般少年所及,方丈见其才思敏捷,赞叹不已。

此外呢,他有一些赠给当时风尘艺人的对联也非常有意思。当时有很多艺人都以得到大方的一幅对联为荣。当时有一位艺人名叫月红。所以大方就提笔写:“杨柳岸晓风残月,牡丹亭姹紫姻红”。

而上联“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引用了宋代词人柳永的名句,并且最后一个字是“月”字。

而下联“牡丹亭姹紫姻红”呢引用的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牡丹亭》里的戏词,恰恰最后一个字是“红”字。对的也非常工整。

杨柳岸对牡丹亭,晓风残月对姹紫嫣红。用的都是典故,对子也非常美,而且恰恰上下联组合起来就把“月红”两个字放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