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想要做出好决策,只需从小处着手

人的一生要解决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抉择,做很多决策,有一些还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这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比如,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如何赡养老人,孩子是生一个还是两个,工作是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房子是买在老家还是大城市等等。

我们做这些决策的时候,当然需要理性、理性、再理性,因为一步走错,可能步步错,直到没有办法挽回损失。

但是,即便是特别优秀的人,也不能保证做决策时候,都是在理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决策。比如,理性地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在晚上去健身房运动1小时,但是做到的人,坚持的人有多少。再比如,减肥,不能吃甜食,控制饮食,但是爱吃甜食的人,总也控制不住自己。再比如,工作上遇到跟人有分歧的地方,给自己说,要好好说,不要激动。但是每次开会的时候,自己就是那个最激动的人。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做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用《思考,快与慢》的研究来说,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一个反应很快,是比较感性的,称为系统1;一个反应较慢,是比较理性的,称为系统2。这两者的区别很明显,1比2感性,1又比2快。比如,我问你1+1等于几,很多人立马就能说出答案;我再问你,11乘以25等于几,很多人都要想一想,算一算才能得出答案。前一个问题,不用费脑子,用的就是系统1,后者要费脑子,就要启动系统2。

再比如,开会的时候,因为项目进度的问题,领导点名批评你,你只是其中一个螺丝钉,这事跟你关系不大,听到批评,你本能地就觉得很恼火,想要给自己申辩几句,这时候,就是系统1在做主导。情绪占了上风。

我们想做个理性的人,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更理性地解决更多问题,现实是,这并不容易。那么,该怎么办呢?或者说,有没有一些方法和途径,能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出理性的决策呢?

答案是有的,这也是《小逻辑:让选择变简单的方法》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小逻辑》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维尔是英国政府行为观察小组的核心成员,他们从大量的心理学文献和观察小组的活动实践中,总结了21个反直觉的行为学规则,为的就是教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作者把这本书的框架比作脚手架,从落脚点开始,到整个搭建完毕,分别是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承诺机制,奖励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和连接纽带。具体到每层,又会给出至少三个具体的行事原则。

来自《小逻辑》一书


只看这些,可能很多人会说,大道理谁不懂呢。这也是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作者并不是只给大家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不是只用喊喊口号就完了,我们都知道喊口号没多大用,太空泛,必须要行动。但是,怎么行动呢?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教大家怎么去落实我们的目标,落脚点在行动上。

举个例子,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求职面试的案例。

梅丽莎是英国某个求职中心的员工,多年来,她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让求职者填各种各样的表格,然后告诉他们回去等。这样的方式,让无数的求职者,逐渐地丧失求职的动力和信心。毕竟未知的等待,除了会消磨人的意志和信心并没有什么好处。

她很想帮助求职者,但是无从下手。

但是,当梅丽莎参加行动倡议项目的时候,这种两难的境地开始发生了改变。比如,当保罗,这个24岁已经失业7个多月,因为要养家,要交房租,急需一份工作的求职者找到她时,她没有像以往那样给他一堆表单,而是鼓励保罗先想一想,为什么来求职中心,为什么找工作这件事对他来说很重要。然后她让保罗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求职目标,在什么行业找什么样的工作,用多长时间。接着,她鼓励保罗把目标分解成小的步骤。比如,写简历,回复招聘广告,请朋友推荐,为新工作准备新资料。接着就是让保罗专注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再接着,就是跟保罗一起复盘,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并明确完成的时间。把每一个小任务都写下来,并签名做出承诺。

简而言之,梅丽莎把求职者找工作的过程,做了一个执行的清单。

1思考为什么找工作,找工作为什么对你来说很重要。让求职者反思自己内心真正的动机。

2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什么行业找什么样的工作,时间是多久。

3把目标逐步分解。写简历,回复招聘广告,请朋友推荐,为新工作准备新资料。

4执行。专注于分解后的每一个小步骤。

5复盘。上一个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哪里需要在改进。接下来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

6做出承诺。

你看,这个步骤就非常清晰,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看后心里是不是踏实多了。按照这样的流程走,求职者就不是单纯被动的等待,即使过程会有挫折,但是每往前走一步,就是希望,距离最终的目标就更进一步,目标变得似乎能摸得着,而不是空有一句口号。这种踏实的进步,反过来又会鼓励求职者继续前进。保罗在梅丽莎的鼓励下,虽然经历多次被拒绝的挫折后,还是稳步前进,最终找到了工作,完成了最初的目标。

《小逻辑》说,为了实现大目标,需要从小逻辑开始,这强调的是一种心态,要专注于从小处做起,只有秉持着把简单的事情做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走上实现大目标的坦途。这一点我又非常认可。

举个例子,我曾带过两拨解决问题思路非常不一样的职场新人。培训期过后,我问他们,如何在一个月签单?他们的回答截然不同,我大概列举一下,大家看看。

问题:如何在一个月内签单?

A:我也不知道,多联系客户吧

B:公司的签单率大概是30%。3个上门能签1个,3个准客户能约1个上门,3个登单大概能有1个准客户,每天至少要准备80个客户名录,这样至少每天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客户。

大家看,这是很明显的差别。他们两个都是新人,A的回答能看出他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会很迷茫;B则从小处着手,逻辑清晰,后续执行起来也会非常顺畅。且不说B能不能当月完成目标,他都是一个值得好好培养的苗子。

总之,《小逻辑》的思路,就是设定一个大目标,然后从小处着手。作者叫我们要把大目标,一个个分解成可控的,容易坚持的,符合大脑接受逻辑的小目标,这样我们知道背后的原因,知道要如何执行,后面就变得简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