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活得好累(心理咨询案例解析)

人生如戏。也许这是你在情感失意之后,事业失利之后,或者是在自我溃败后的一番感叹,而从心理学上来说,你的人生正是一场戏,只不过这场戏的导演不是别人,恰是你自己。我们所经受的一切人生际遇,包括自己努力书写的每一个情节,都不过是你在刻制好的情结模板下,一步步因循而来的舞台戏份而已。

思琪是做房产生意的,虽然是个看起来貌似柔弱的女子,年纪也不大,积累下的资产却不少。周围的朋友原本以为她会过得很开心很幸福,可是每次见到她,她总是皱着眉头,唉声叹气的样子。她说:“我一点也不开心。”其实对她的这种心理,很多朋友都表示不可思议。那么有钱了,却还要为了钱而去拼命努力,简直就是个守财奴嘛。

思琪自己却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很富有,甚至觉得贫穷。”好多次大家都劝她休息下来,何必那么拼命。可是她总是会如数家珍一般地给你摆账单:“孩子要上学,上各种辅导班,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能低于5K;老娘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医药费,营养费总要挣吧;自己要穿衣,低档次的穿都穿不出去,生活的质量也不能下降,你说不干成吗?”她说得振振有词,似乎不那么拼命根本就是不可能。事实上,她手头的钱足够过上一辈子了。

思琪的情形其实并非个案,像她这样试图通过金钱获得满足的有人在。这种心理大多来自不幸福的童年时代。

在思琪长到10岁的时候,父亲就患病了,常年躺在床上,由她的母亲伺候,一直到她18岁才死去。那种父亲躺在病榻上的忧伤情形,包括家里边为此窘迫至极的经济现状,都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内心里。虽然母亲没有给她施加过什么压力,但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过早地学会了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她的忍耐和毅力都超出了同龄人很多,她无数次发誓过要改变家里的现状。然而直到父亲去世,她都无力扭转这种局面,其实这根本不是她的错,她还那么小,何况父母亲从来没有要求过她,但奇怪地是,父母亲越是沉默,她就越觉得自己要勇敢地拯救这个家。在她18岁那一年里,她选择了放弃学业,找了一份工作开始养家。

此后的岁月里,她又断断续续遭受到丈夫的背叛,原本以为这是个幸福而平静的家庭,丈夫和一双儿女都符合她心里的预期,结果顷刻间也失去了,这让她觉得自己真的是命中注定走投无路。在催眠中思琪甚至都生发出不做自己,杀死自己的念头,她感觉自己是个不存在的生命。她没有存在感。

对思琪的心理模板来说,其实在她10岁那年,就注定人生已经写好了最初的脚本——超越穷困,钱可以买来幸福。

在家庭的阴影笼罩下,思琪的潜意识深深感受到了穷困和窘迫,而她也许还毫不自知。她只是不停地工作,挣钱,养活这个家,而她的这种强迫性质的行为,原本并非她自己的本意。在这种心灵魔咒的驱遣之下,无以自拔地陷入演出的乱象中。对她来说,她的人生脚本里写满了“我不存在,不做我自己”的心灵禁制令。她活在为了承担家庭责任的要义中,唯独没有自己要怎么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像思琪这样活得迷失,不知道怎么才能做自己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那些背负着沉重养家负担的父母们,极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他们只是一味地解决钱的问题;那些沉迷于要钱不要爱情的男女恋人们,其实心灵的脚本里书写的也全是“不做自己”的心灵禁制令;甚至还包括那些勾心斗角,痴迷功名利禄的政客,他们大多也不过是在演绎生命早期早就写好的脚本。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藏着大约从3—5岁开始父母师长们已经写就的心灵模板,因为他们从那时候开始向我们下达“禁止令”,很多禁制令在我们有限的理解力看来,远远替代了心灵的成长。我小时候在大年夜只要一说话,妈妈就会打断我的话,说我乌鸦嘴。结果这个禁制令到现在依然有效,一到大年夜我一定要紧闭嘴巴,甚至也限制我身边的人说话。

我们很多时候活得很累,究其原因其实不在于身体的累,全在心累。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做自己,做的是别人,是钻在别人为我们设置好的情节里,演着和我们并不相符的戏份。我们距离自己越远,自己就越会感到疲惫。因为我们连自己都不能面对,还能面对什么呢?

因为不爱自己,所以不做自己。因为不做自己,所以不爱自己。知道自己的真貌,也许看到的是一时的残酷和伤痛,但总比让自己藏匿起来要好得多。起码,这是我们在一步步看见自己,修炼自己,直至最终,我们一定还要回到做自己的层面上来,方可获得内心的安宁。(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