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企业折价发行,最高打5.7折!精选层首批企业发行价大起底

由于精选层打新过于火爆,中签率太低,不少投资者萌生去创新层淘金的想法。

在停牌前买够“原始股”,这的确很诱人,但读懂君要提醒的是,淘金的同时要注意价格。从精选层首批企业发行价来看,不少追高买入的投资者,很难获利出局。

截至目前,共有32家企业完成发行。根据股转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春口径,这32家企业将会是首批精选层挂牌企业。

32家企业的发行价与停牌前收盘价相比,折价率中位数为87%。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企业是折价发行。的确,折价发行的企业数量为27家,占比高达84%。

折价率最高的方大股份,发行价只有停牌前收盘价的57%。登陆精选层后,只有涨幅达到76%时,才能勉强与停牌前的收盘价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折价发行的企业不在少数。共有9家企业折价率超过20%。所以,去创新层淘金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价格的把控非常关键。

/ 01 /

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5.95倍,

最低15倍


与科创板一样,精选层公司发行价格主要也是通过询价产生。32家企业中,30家企业是通过询价的方式,产生最终的发行价格。

总体来看,投资者面对精选层要“冷静”许多:精选层32家企业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25.95倍,发行市盈率最低的只有15倍。

相比之下,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发行市盈率为46.15倍。而A股传统板块为了“让利”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对IPO价格有所限制,上限为23倍市盈率。与精选层发行发行市盈率中位数相差无几。

当然,之所以与科创板存在差距,主要是因为科创板IPO发行价虚高。熟悉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当下很多上市较早的科创板公司,都已经接近跌破发行价。

严格意义上来说,精选层公司的定价结果,更接近于成熟资本市场。在香港联交所、美国纽交所以及纳斯达克,以十几倍市盈率发行实属正常,以五六十倍市盈率发行也不奇怪,核心要看企业价值。

具体来看,共有7家企业发行市盈率在20倍以下。其中发行市盈率最低的是泰祥股份,只有14.95倍。

泰祥股份的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主轴承盖,隶属于发动机缸体组件,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

随着汽车产业下滑,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公司业务与传统燃油汽车同步下滑。这种情况下,市场给予的估值不高自然可以理解。

7家发行市盈率低于20倍的企业,大多和泰祥股份类似,行业较为传统,且成长性一般。

对于一些较为硬核的企业,新三板投资者也愿意给予较高的估值。32家企业中,共有13家企业发行市盈率高于30倍,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创远仪器为90倍。

创远仪器主要生产销售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主要客户位于无线通信、无线电监测和北斗导航、通信智能制造市场。

与国外公司相比,公司的产品总体上还属于中低端,盈利水平不够强。过去两年公司业绩也并未显著增长。但在国内,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2016年12月,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除创远仪器外,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贝特瑞和观典防务,分别为51.94倍和51.37倍。两家公司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前者是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后者是禁毒无人机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更关注企业价值,这正是市场化的体现。

/ 02 /

平均较停牌前收盘价打8.7折,

最低打5.7折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企业核心价值也很关键,尤其是对于想要去创新层乃至基础层淘金的投资者。

从发行价格来看,只有5家企业发行价高于二级市场收盘价。其中溢价率最高的是旭杰科技。旭杰科技的发行价为停牌前收盘价的1.41倍。不过,2020年以来旭杰科技二级市场成交并不活跃,二级市场价格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除旭杰科技外,建邦股份、森萱医药、殷图网联以及同享科技2家公司定价结果超过停牌前收盘价。其中二级市场成交活跃的只有森萱医药。

森萱医药溢价发行的核心原因,还是业绩出色,并且估值相对不高。森萱医药是一家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商。公司发行静态市盈率为22.90倍,而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42.86%—51.27%。

27家折价发行的企业,平均折价率为82.98%。共有9家企业发行价,不到停牌前收盘价的80%。

其中折价率最高的是方大股份。方大股份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14.79元,而公司发行价最终为8.38元,只有收盘价的57%。

这也意味着,开板后涨幅达到76%的时候,才能与收盘价持平。实际上,停牌前方大股份股价最高曾达到23.87元。从这一点来看,最高点买进的投资者要想回本,或许难度不小。

方大股份是一家快递包装供应商,主营快递包装背胶袋的制造。行业很传统,过去几年成长性也很一般。在发行市盈率达到36.95倍的情况下,股价要想大幅上涨的难度可不小。

当然,2020年以来,方大股份二级市场成交并不活跃,受伤的投资者或许不会太多。相比之下,国源科技的股东要心塞许多。

国源科技发行价为11.88元,而其停牌前收盘价为18.74元,是发行价的1.57倍。这也意味着,只有涨幅达到57%的时候,才能与停牌前收盘价持平。

2020年以来,国源科技成交活跃,新增股东超过100名。停牌前最后一个月,公司二级市场成交额为1655万元,交易均价16.97元,是发行价的1.43倍。即便这些投资者最终会有收益,但可能极其有限。

发行价折价率较高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二级市场成交价格过高。实际上,个别企业的定价已经接近或者超过A股市场可比公司。

比如颖泰生物的发行市盈率为24.77倍,A股同行业公司、2019年营收逾87亿的行业龙头之一扬农化工,当时市盈率不过21.47倍。

但即便定价高于A股同行业公司,颖泰生物发行价依然只有停牌前收盘价的69%。可见颖泰生物停牌前二级市场的热度有多高。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艾融软件身上。艾融软件的发行市盈率为49.32倍,而行业龙头宇信科技当时的市盈率为59.19倍。

要知道,宇信科技2019年营收是艾融软件的10倍,业务布局方面宇信科技要更为广泛。49.32倍估值对于艾融软件来说,已经不便宜。但艾融软件的发行价,只有停牌前收盘价的74%。

精选层最大的预期就是转板。长期来看,最大的可能就是估值与A股市场接轨。但在进入精选层之前,估值就已经接近或者超过A股市场,即便企业以后登陆精选层乃至转板,显然也没有多少油水。这种情况下,定价“不高”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