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历史文脉 “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8月13日开展

《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是以黄河流经白银境内258公里沿岸村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丰富的民俗史料为基础,依据二十四节气变化规律为主线,诉说历史故事,展现白银质朴民风。整个展区分稼穑农桑、庭院深深、福乐未央三大部分九个单元,运用场景复原、实物陈列、艺术绘画、多媒体运用等表现形式,向观众集中呈现白银地区的四季风光、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和精神风貌。

开展时间: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上午9:30分

展览地点:

甘肃省白银市博物馆一楼


当你走进白银市博物馆的“黄河之滨.乡土岁月”白银民俗展厅,一幅大美白银画卷映入眼帘,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内秀,又有北方山谷峁塬的雄奇。

农民开始备肥起垄、翻耕农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犁、闪闪发光的镰刀,静静地躺在光阴的一角,在新时代农业大潮中,这些农具早已不再发挥作用,但它们却寄托着我们对既往岁月的美好怀念。


你远离故土,不管是背井离乡迫于生计,还是身居要职为民谋福,当你看到眼前的这座雕塑,农人扬起的鞭子,高高挽起的裤管,放在田间地头装有干粮的竹篮,你的思绪早已被带到了那些耕耘丰收的岁月。

遍地金黄的色彩,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到来,稻飘香,玉米壮。收割、运输、脱粒、晾晒,每一件磨得光滑的农具里,折射出农人脸上丰收的喜悦。



秋尽冬来,粮食归仓。装扮一新的戏台上,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拉开了帷幕,农家温馨的院落里,容貌如花的姑娘也将出嫁他乡。

吼一声大秦腔激情奔放,捧一把黄泥土荡气回肠,《西厢调》小曲、秦腔、眉户、道情等耳熟能详的曲目时时在耳边回响。

冬日的山路上,穿着火红衣裳的姑娘骑着毛驴,点亮了冬天寒冷萧条的日子。

敞开的大门,飘起的炊烟,多少远在故乡的游子,梦里依稀可见的风景,在这里,为你一一展现。

冬日至,雪花飘。男人们围着火炉、炖茶喝、谝闲传、算着收成;女人们盘坐热炕上,搓麻绳纳鞋底,将农家日子拉得缠缠绵绵、悠悠长长……

粗布衣裳现已成为时尚达人的专属,千丝万缕的繁琐工序彰显尊贵,而那些早已消失的技艺,亟待我们去传承,发扬。


民以食为天,农事稍闲时,变着花样的各种烹饪,靖远羊羔肉、东湾驴肉、酸烂肉;水川长面、糁饭、扁豆面、一窝丝……浓浓的乡味是根无形的丝线,连接着故乡的岁月,多年以后仍牵着游子的思念,舌尖味蕾时时泛起淡淡的乡愁……

欢迎社会各界参观

黄河之滨真的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