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广饶:党建引领 一线发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法治周刊山东讯(郝立水 王金涛 钟鹏飞 项在銮)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乐安大地,从城区到农村、从工厂到田园,处处是一片复工复产的忙碌景象。

山东东营市广饶县陈官镇高店村第一书记宋伟的办公室也从村口的劝返点搬到了田间地头。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羊角蜜、葡萄、西红柿种植;邀请农技专家到村实地分析中药材种植前景;组织家庭农场负责人到农业、畜牧部门对接种养殖事宜……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议,几天的学习考察下来,对高店村的产业发展,宋伟心里有了谱:“针对村里耕地盐碱化程度比较高的实际,计划试点种植葡萄,已经与大码头镇的锦绣家庭农产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依托村内现有养殖户,进一步扩大肉羊养殖规模。”

时下,像宋伟一样,69名驻村“第一书记”活跃在广饶县基础较差的薄弱村,发挥他们在项目招引、资金争取、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助推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先把新的党员活动室建起来,定期开展活动,增强凝聚力,带领村民往前奔”“接下来先修路,然后成立村级事务顾问团,提升村委服务发展能力”……

你一言、我一语,4月11日,广饶县乐安大厦二楼西会议室内气氛热烈,16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今年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及当前公选书记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谈工作、谈打算、谈体会,大家经验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着眼公开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强化管理、提升能力,广饶县开办公选书记论坛,每季度一期,通过“看、听、谈、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搭建起公选书记共商共议、比学帮超的“大竞赛、大比武”新平台,为村级工作开展加油蓄力。

决战脱贫攻坚,广饶县坚持力量向一线下沉,公开选聘16名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04名机关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储备农村后备干部1016名、优秀人才600余名,推动各类攻坚力量向一线集聚。创新推行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14名村主职干部参照同等工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标准兑现报酬,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坚持责任在一线压实,县镇两级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县级干部带头,统筹整合镇街党建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县直单位、下派帮扶队、村“两委”成员五支队伍,对贫困户进行遍访。建立县级干部联系镇街、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抓户制度,选派997名镇街机关干部、657名县直科级干部与全县426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因户施策开展精准帮扶。健全完善定期抽查通报、质询问效、评估分析等制度,明确帮扶职责任务,加强帮扶责任人管理。推行镇、社区、村三级“挂图作战”,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实。

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广饶县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方式,把党建融入产业,推动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花官镇温楼村蔬菜大棚项目、大王镇刘集后村红色旅游项目、陈官镇北户村蒲草编织特色产业项目……一个个党支部领办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村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选择适合本村的经济项目,吸纳闲置劳动力参与生产,实现精准脱贫。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体,实现精准脱贫。”陈官镇碑寺村第一书记刘波说。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广饶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产业”工程,进一步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布局, 2019年以来,利用上级和县配套财政扶持资金3080万元,建设产业项目17个,帮扶8个镇街6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合作社40家,增上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项目,辐射带动110余个村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