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喜歡蜀國?

我就想起個名字鴨


拿我來說,我喜歡蜀國,是源自於《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帶有作者的喜好,作者喜歡蜀漢,所以就把劉備刻畫成仁義的化身,大漢的劉皇叔,而把曹操描寫成竊國大盜,亂世奸雄。

三國中,英雄輩出,比較喜歡的人物大部分在劉備集團中,比如說關二哥,張飛,趙子龍……

然而並不是說,吳魏兩國就沒有喜歡的人物,魏國的郭嘉,張遼,荀彧,吳國的魯肅,周瑜,孫權等也都比較喜歡。

但是,感情上傾向於蜀國,畢竟孔明的表現太過亮眼了,簡直是智慧與英雄的化身。


蟹蟹聊故事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喜歡蜀國也是有具體原因的,這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同時,劉備、諸葛亮等真實歷史人物,也是充滿智慧、非常勵志的。

一些影視作品、戲劇、評書、相聲等藝術作品,往往取材於演義,有著很深演義的烙印。他們的廣泛影響,也進一步提升了蜀國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粉絲。

01

蜀國的核心團隊,都是漢末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不可避免的圈粉無數。

帶頭大哥劉備,出身貧寒,曾以織蓆販履為業,但經過長期的奮鬥,屢敗屢戰,帶領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幫英雄豪傑,最終走到益州,建立了蜀國。

特別是在三顧茅廬之後,請出了諸葛亮輔佐,劉備集團逐步走出了困境,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關羽萬人陣中秒殺顏良,張飛喝斷當陽橋、義釋嚴顏,趙雲大戰長坂坡,老將黃忠寶刀不老力斬夏侯淵,這些故事,都不是掛的,是真實的歷史存在。

諸葛亮平南中、五次北伐,在蜀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力挽狂瀾,拯救了蜀國的命運。

所有這些故事,都非常經典,催人上進。由於他們的存在,不能不令人喜歡。

儘管這些僅僅是歷史的一部分,雖然他們身上也有許多負面的東西及深層次的問題,但有幾人能去品味那些複雜的歷史,探究歷史的真相呢?

大多數人往往僅憑自己的喜好,享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不會去甄別真假。

02

《三國演義》進一步提升了蜀國的正面形象,隱瞞了負面的東西,引導了人們的價值取向。

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借東風、空城計等等故事,雖說是憑空虛構或者是移花接木,但大多數讀者並不會計較真假,甚至許多人還以此吵得面紅耳赤,甚至為了自己的偶像,相互謾罵、攻擊。

許多人已經把演義當做了歷史,演義中的人物形象已經根深蒂固的刻在了許多讀者的心裡。

這是小說的成功之處,它深深地引導了讀者的價值取向。作者褒劉貶曹抑吳的思想,不可避免的影響了讀者的偏好。

儘管演義本身也有深層次的思想,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魯迅所說“諸葛亮之智類似妖”,但普通的讀者不會去考慮這些問題,僅僅是憑著感覺,情緒化的決定了自己的喜好。

03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任何人都有三觀,不同的人生價值觀決定了不同的歷史觀。任何人在歷史中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會有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偶像。

對於自己喜好的偶像,不會去關注他的缺點、錯誤,甚至為其尋找藉口,只會欣賞、陶醉於他的英雄之舉上。

毫無疑問這種歷史觀是錯誤的,起碼是不完全正確的,但作為喜好,木有一點點問題。

蜀國本身並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地方,但由於劉備、諸葛亮等一批風雲大佬級別人物的存在,愛屋及烏,許多人也就喜歡蜀國。

豹眼喜歡品味歷史,也喜歡感悟人生。只要任何一位友友,說出喜歡誰,豹眼基本可以清楚他的價值取向,對他的三觀就會有個基本的瞭解。

豹眼不太喜歡蜀國,它負面的東西太多,給豹眼的感覺很不爽。

在豹眼看來,喜歡蜀國沒有問題,但友情提示一下,不管有無興趣都應該看一點《三國志》等史書,除了演義所推崇的人物之外,還有許多甚至是更加值得品味的好故事,他們一樣精彩,或許更值得尊重。


豹眼看歷史


因為蜀國有太多吸引人的原因?

在中國人們都喜歡正統、都喜歡名正言順。劉備是劉邦的後人,成立蜀國之初就有恢復正統漢朝的的指導思想,加之他又是劉邦後代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劉啟是漢武帝劉徹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劉備常常以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人自居,按輩分應該是漢獻帝劉協的叔叔,所以人們都稱劉備為劉皇叔。因此,劉備打著恢復漢室江山、並稱蜀國為“蜀漢”也得到國人的認可,特別是得到諸葛亮的認可和支持。

1,劉備的蜀漢為恢復重建漢朝,反對曹操架空漢獻帝不脅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深得民心,大家都認識劉備才是恢復漢室江山的主要力量。而認為曹操是篡奪漢室的國賊,而予以反對,特別是劉備的“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請出高人諸葛亮更是吸引人心的主因。

2,劉備以仁義著稱,為了人民的利益寧可犧牲自己。在長板坡帶著十萬百姓撤退,以避免曹操大軍追殺,最後兵敗長板坡,如果他們不帶領百姓一起走,曹操也不會追的到。最後幸虧張飛奇計退兵,才倖免於難。

荊州劉章多次表示要把荊州、益州讓給劉備治理,而劉備不接受,說都是劉氏宗親不願侵佔,最後沒有落腳之地,奪回被曹操侵佔的荊州,東吳反說曹𢱢操是他們打敗的,反要討回荊州。如果劉備先聽了劉章的話就不會造成關羽、張飛的損失和後來的夷陵火燒連營的大敗。

3,諸葛亮的輔佐也是人們崇拜劉備的又一原因。

結論:

為什麼人們喜歡蜀國?除了上面的原因外,再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也是同情劉備,站在劉備的立場創作的,大有揚劉抑曹的觀點來寫作的。所以人們才喜歡蜀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