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是怎麼買的?靠朋友、父母,還是自己?

KUSOkk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是我自己在街上買了地皮建的,說起這套房子,是我人生中做出的一個特別明知的決定,我那時可能是運氣好,買地皮時,地皮價錢還很便宜,沒有多少人買,後來我買了之後,街上地皮的價格就漲了,我建了房子,幸運的是,過了這麼年,房子升值了,真是太好了,一舉雙得吧!我的第二套房子,是在老家建的,主要想以後老了回去養老住,我的兩套房子都是我和老公辛苦賺錢建的。天道酬勤,一份辛勤,一份收穫是沒有錯的。





湘鄉辣妹


我的人生第一套房子,那是一九九七年,我們單位要蓋集資房,兩層小樓,還有個小院子,院內有廚房,一套三萬元。這在當時一個工薪階層,一個月僅一千多元,要拿出三萬簡直是天文數字!但人家單職工都報名了,我們是雙職工怎能不動心呢。我們商量後不打算在鄉下買了,到縣城買一套商品房,離單位也不遠,騎自行車也就二十來分鐘。那時買房主要考慮孩子在城裡讀書,離家近方便回家吃飯,節約開支。那時買房沒有貸款,都是一次付清。我們看好了房子,要交定金,一共五萬元。我們那裡有這麼多錢,只有打電話給父母借,我父親啥話沒說,就答應支持我買房。需要多少給多少。其實他們也沒有啥積蓄。當時我感動的眼淚嘩嘩的。

我買了五樓98平,三室兩廳一廚一衛。衛生間和洗漱間隔開,廳很大大約有十八平,三個房間有兩個朝陽,一個是陰面,現在回憶第一套房子感覺很大,層高三米,空間寬敞明亮。找了一家親戚幫裝潢,窗簾自己買布自己做,我記得去了淮安市裡買的窗簾布,自家有縫紉機看到好看窗簾點綴就學著做,做好了人家都說好看

通過簡單裝潢就住進去了。住著自己的房子可高興了。

我姊妹五個,我是老大,他們都隨父親遷到大城市去了,因為我有正式工作了,不能跟去,老家就剩我自己了,當時住單位房子條件很差。因為路遠我四年才能去看望父母一次。其實主要因為工資少,捨不得路費,那時單位四年一次探親假,路費報銷,也不是全報銷的。我父母特別心疼我,他們擔心我一個人在老家受屈,所以把大半生的積蓄毫不猶豫的都給了我。

我的第一套房子,靠醫院學校都很近。附近有商場菜場生活很方便。這套房子傾注著我父母的心血。

今天我看到這個問題,難忘的回憶一幕幕記憶猶新。





樂天仙子1


你好,我是清馨微笑。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房子和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房子也代表一個溫馨的家,心靈的情感歸宿。房子裡面有我們愛的人,與最親密的人生活在一起,情感的組成才是家,才是心底最溫柔的地方。房子是滿載愛與親情的住所。

我和老公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是他的單位福利待遇好分的,自己當時才花4000多,一共34平米,不大,但是臥室,廚房,陽臺,衛生間都是獨立的,房子做我們的婚房,當時和同齡人比,已經很不錯了,而且離婆婆家和我媽媽家都近,在那所房子結婚生活到兒子上小學。

第二套房子,2005年買的90平米,3000多一平,南北通透,房子的舉架很好3米6高,一樓一進屋看起來亮堂寬敞,是我的哥哥建議我們買的,當時沒敢買,因為兒子在唸初中,考慮接下來高中,大學,急需用錢,當時我有點不喜歡地點,但是我喜歡一樓,贈送花園。

我哥哥和老公說先買下來,但是一樓最貴,現在買房子也是一樓很貴。哥哥和老公說這地方是潛力股有發展的,等你想買的時候房子還會漲價,是我哥哥和老公弟弟他倆拿錢,先幫我們交的首付,我和老公心裡非常感動,也感謝我哥哥和老公的弟弟。房子每月還房貸1000,當時是05年覺得壓力好大,買套房子加裝修算下來快有30多萬。我哥哥說人有些壓力好,有壓力才有動力去拼搏。後來這地方發展越來越好。房價已經上升到7000多一平米了,房價正好翻一倍。

第三套房子,是2016年是給兒子買的,南北通透,90平米,考慮他雖然不大,將來有一天,他也得自己成家立業結婚娶妻生子,先買了再說,和我現在住的地方,隔著一條馬路。還不遠。當時買的時候不到7000一平米。

買一套房子,就佔用了人生近半的精力和心血,我們每個人甘願為此付出,因為房子裡面有我們愛的人。房子,是每個人的避風港;房子,是每個人的心靈寄託處;房子,讓每個人找到溫暖的感覺,家和萬事興,貧富相依。房子裡溫馨安靜的環境,是我們溫暖的家。

感謝提問者👍,感謝大家支持,留言說說你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