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念——母亲的菜园

我家有个菜园子,就在屋门前的院子里。

这一切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打理,也可以说是母亲的菜园。母亲忙完家里和田地里的活,只要一有时间就收拾菜园子。

母亲深谙蔬菜的习性,从春夏到秋冬,总有蔬菜可以采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新鲜蔬菜,有说有笑,温馨幸福。

说起这个菜园,起初是没有的。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已经模糊,但吃咸菜的事依然清晰。那时候农村卖菜的少,买的人更少,一天吃两顿咸菜,只有中午或者晚上母亲才会炒菜。

老家的房子是门朝南的一排正屋,和门朝东的一排西屋,门前有长约30米宽约20米的空地,种了三颗石榴树和一颗枣树。

突然有一天母亲在树的一边翻了地,一垄一垄弄好。夏天到了,母亲垄上种了豆角、丝瓜,沟里种了南瓜、冬瓜。母亲说这些都是需水量少的蔬菜,过一段时间,就能吃到蔬菜。

自从有了菜园,母亲更忙碌了。经常天不亮就给蔬菜浇水,早些时候要去院子前面的水井里挑水,后来父亲在院子里打了一口压水井,浇水方便多了。母亲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着这些菜苗,浇水、施肥、除草、架架子等等。

蔬菜丰收时,母亲做了豇豆馅包子,我和妹妹吃得特别开心。从那时起,我们一天能吃两顿炒菜,觉得特别幸福。

上大学之后,跟母亲聊天,母亲说起种菜的原因。种菜当年的春天,母亲带我和妹妹在胡同玩,邻居赵婶家新蒸的包子让人垂涎欲滴,我和妹妹每人吃一个不解馋,当天晚上母亲把家中剩下的菜包了包子。从那时起,母亲决定自己种菜。于是,就有了菜园。

春天耕地播种,初夏的菜苗绿意盎然,夏天院子里一片绿油油,早晨开满各种花朵,黄色、白色、紫色的花朵点缀着院子,闻一下花香沁人心脾。

花谢结果,各种蔬菜接踵而来,绿色的豆角、黄瓜、丝瓜、青椒、冬瓜,红色的辣椒、红豆角,紫色的茄子。还专门留出一片地种不结果实的菠菜、油菜和香菜。秋天藤蔓蔬菜移除,种上胡萝卜、白萝卜、大葱和白菜,等待着冬天的丰收。

母亲种菜越来越有经验,原来的一小块地逐年扩展。正屋和西屋门前留出两米的距离做道路,其余全都变成菜园。母亲还向蔬菜种植人员请教,有时候播种盖上塑料薄膜,霜降时盖上帘子,俨然也成了一名专家!

家里的菜越种越多,人却越来越少,母亲给这个邻居一筐,送那个邻居一盆。母亲说在忙碌中不觉得累,特别开心。

大家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上油炸南瓜花的美食吗,引得大批食客学习追捧。其实母亲在多年前使用南瓜花做各种美食,可炸、煎、炖、煮等。最长吃的是这两种:南瓜花洗净,拌上适量面粉和鸡蛋,加入食盐或酱油,放油里煎炸,酥脆爽口,或者再加入葱姜蒜等佐料,蒸熟,撒上切碎的青红椒和香菜,色香味俱全,美味可口。

时光流逝,父母已经快70岁,哥哥定居在外市,我和妹妹也天南海北。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老家团聚,每每想起父母,想起家里的菜园,遥远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忙完工作就回家。

父亲退休,和母亲一起打理菜园。菜园分出更多区域,除了种菜,还种了花生、绿豆、红豆和芝麻等。父母知道子女的心思,疆场我拿起手机还没拨号码,家里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聊聊家常,问问身体,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子女最大的幸福。

我和哥哥妹妹都想把父母接到身边,他们总说放不下老家,舍不得菜园。所以不再勉强。

其实父母最盼望子女回老家。不论哪个子女回家,父母都非常忙碌,父亲摘菜,母亲做饭。因为有了孙子外孙,母亲做饭更是花样多多,哄得小孩子们念念不忘。

每次离开,母亲总是提前准备好各种食物,都是自家种的。母亲说外面买的不如自己种的。他们守着这个院子,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片天然的沃土。我们也从不推脱不要,每次把车子塞得满满的,母亲才开心。

满满的食物,浓浓的母爱,吃在嘴里,爱在心里。车子驶动,后视镜里父母渐小的身影,转过头去不禁泪眼朦胧。

2018年国庆节带孩子回家,孩子回来说这是他一年去过的最开心的地方。刨土、播种、浇水、摘菜都尝试了一遍,白菜、油菜、香菜、大葱、辣椒、丝瓜、冬瓜、南瓜、豆角、白萝卜、胡萝卜都见识了。

前两天,母亲来电话,秋天菜园里收割的绿豆和芝麻都拾掇完了,择得干干净净,已经给我寄出。我这辛苦又可爱的老母亲!

这就是我的母亲和她的菜园!

End!